
唐东平:永远的怀念
发布时间:
2022-06-13
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同学们,年青的朋友们,我作为新四军的后代,参加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跟随老战士们去学校、企业、部队等地,听取一厂他们无数场感人的宜讲报告,亲历了许多次动人的场面。
每次都在我的心灵上受到震撼,在精神上得到升华,与此同时也更加思念我的父亲李健烈士。
我的父亲李健,生前任江苏省兴化县县长、高邮县县委书记兼高邮独立团团政治委员,1947年10月31日在刘家沟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我才二岁。当我看到当地政府把父亲牺牲地命名为“李健区”、“李健乡”;当我看到当地政府和人民为父亲建造了“李健烈士纪念碑”、“李健烈士陵园”;当我看到每年清明节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为我父亲等烈士举行祭扫活动,雷打不动,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来扫墓; 当我听到当地政府把父亲的英勇事迹编人中、小学课本;当我听到人们把父亲的战斗诗篇谱曲后在学生中传唱……
我非常震惊,非常渴望知道父亲的一切。是父亲的战友们和江苏省兴化市、高邮市的人民,向我展示了父亲“为人民尽天职”的英雄画卷:他用自己29岁的短暂人生,铸就了可歌可泣的永恒生命!
父亲机智、灵活,在做党的秘密工作时,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去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为其人生历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父亲在江苏泰县(今泰州市)警察中队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时,不到半年,就在敌人心脏建立了坚强的地下党支部,甚至还把警察局长都教育过来,并发展为中共党员,利用其身份为党工作。
父亲在江苏兴化县任工委书记(秘密)时,接到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陈丕显同志的指示:尽快切断韩德勤部水上运输线,以保证黄桥战役的顺利进行。父亲立即秘密发动船工拆去船上的重要机件后离船,致使韩德勤部的运输完全处于瘫痪状态,为黄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桥战役结束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在兴化城(当时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为在黄桥战役中毙命的敌89军军长李守维开“追悼会”。父亲利用在警察局工作的公开身份,巧妙地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挽联事件”:当国民党各方要人鱼贯而人时,却在会场显眼处看到一幅犹如重磅炸弹的挽联:
上联:摩擦分裂走向死路
下联:抗日团结才有前途
横批:李守维死了
落款:兴化民众公挽
在场的官员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韩德勤更是气急败坏,下令全城戒严,捉拿共产党。顽固狡猾的韩德勤和警察局局长朱风吾,怎么也没想到这是他们最“信任”的部下李健的杰作。而最让朱风吾没想到的是,1 945年兴化城解放,在法庭上审判他的正是他“最看重的部下”李健。
父亲果敢、稳健,为扩大抗日力量,大力开展统战工作,讲究策略,取得突出成绩。
父亲在领导开创兴化抗日根据地时,不仅注意发动群众,建立各乡区农抗会,普遍开展“二、五”减租运动等,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父亲多次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单枪匹马深入陈朗轩等地主武装盘踞地区,同他们进行谈判,晓以民族大义。使那些处于新四军一师、六师和苏中一、二分区的交通枢纽主要地区,成为“安全通道”。凡有新四军和地方干部过往,只需伸出四个指头(暗指新四军),即可顺利通过。
父亲英勇、顽强,带领高邮县军民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在高邮革命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高邮作为运河重镇,交通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新四军主力北撤后,强敌压镇,使高邮成为敌后斗争的前哨。在腥风血雨中,父亲出生人死、百折不挠。从战略防御、避敌锋芒、主动撤出,到全面进入残酷的敌后坚持斗争;从武装穿插、内线坚持、反复争夺,到挤开阵地、生根立足、突破敌人的白色恐怖和大“清剿”,父亲坚定地领导全县军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顽强斗争。
当高邮敌后斗争进入到最艰苦的1947年时,斗争之烈,代价之大,都是空前的。仅干部就牺牲了500余人,县委班子也牺牲了一大半。父亲为失去朝夕相处的亲密战友而悲愤飞泪,为高邮革命斗争受到重挫而痛心疾首,但从来没有因此而退缩。父亲身处逆境,坚韧不拔,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号召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向国民党反动派讨还血债,要把刺刀插到敌人心脏里去,恢复阵地,解放受难人民!”“看东方晓星升起,杀人偿命终有日!”
父亲坚毅、忠诚,革命利益高于一切,愿“为人民尽天职”。
我母亲苏华是1 939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听母亲说,新四军主力北撤后,敌伪颃对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梳篦式“清剿”,才一岁多的我就跟着父母进入芦苇荡,坚持敌后斗争。
后来形势越来越危急,父亲既怕把我寄养在沦陷区老百姓家里不安全,又怕女儿幼小无知的哭声引来敌人,威胁大家的安全。两难之下,父亲郑重地叮咛母亲:“如果遇上敌人,你一定要用被子把小东平捂紧!”“那会把她闷死的!”母亲惊叫起来,“女儿是我们的宝贝,可是为了革命大局,为了不暴露大家,为了同志们的安全,我们必须作出牺牲!”母亲默默地流下眼泪。父亲在革命关键时刻,以革命为重、以人民为重,甚至愿以牺牲女儿幼小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和战斗胜利。这痛苦的选择,展现了父亲崇高的革命境界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无奈的母亲急忙把我送到一位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孤老奶奶家中,希望我能躲过劫难。当时的沦陷区大搞联保连坐,三天两天地搜查可疑人员。老奶奶和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掩护我,使我这弱小的生命得以存活。我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爱,是他们给了我的生命。而父亲却在刘家沟突围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
母亲说,那天夜里,他们在刘家沟遭遇数倍于我的敌人的重重包围,父亲立即组织大家撤退,斗争舁常激烈。在县行动大队的掩护下,父亲与一些同志退到芦苇荡。在草荡里,兼任武工队长的母亲遇见了父亲,看到被父亲派去收步哨的警卫员还没回来,便让父亲和他们一起撤。但父亲坚定地说:“你不要管我,你的责任是赶快组织同志们安全撤离!”而父亲却冒着生命危险,划船去照顾担任阻击任务的行动大队的同志们。分手前,父亲再三嘱咐母亲和其他同志,要沉着、冷静、灵活、机动,尽快突围。这时敌人的汽艇开始向芦苇荡搜索,母亲含泪离开,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站在船头的父亲那坚强的身影。
谁知这一别竟是生死离别,父亲在芦苇荡中英勇牺牲。母亲遇到敌人后,跳入水中,在夜幕的掩护下,没被敌人的子弹击中。最后被撤下来的行动大队三排的同志们救起,突破重围,安全回到县委机关驻地。
噩耗传来,华中二分区军民深为悲痛。1 947年11月,华中二地委、华中二专署、华中二分区,在兴化盛家庄为父亲等烈士,隆重地召开了有6000余人参加的追悼会和公祭大会。无数戴着鲜花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汇聚拢来祭悼烈士,从清晨到傍晚,祭者络绎不绝。晚上华中二分区文工团演出了话剧《气壮山河》,那场面真是气壮山河,浩气长存!
我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的“为人民尽天职”的父亲而自豪,同时也为不能亲身感受到他的坚毅、他的智慧而深深遗憾!
同学们,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支南中国共产党领导、由红军游击队组成的英雄队伍,永远记住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新四军这浩气长存的历史,在我们心中永存。讴歌他们的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铁军精神,继承和发扬铁军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永远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向所有健在的新四军老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让我们展开锦绣河山的壮丽画卷,告慰九泉之下的新四军英烈们:他们用生命打下的江山,我们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他们用鲜血染成的红旗,我们会永远高举,永往直前!
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付会长 唐东平
(作者: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付会长 唐东平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