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发布时间:
2022-06-13
5月18日
1939年
▲ 在茅山地区以新四军第一支队特务营和独立营为基础组建新编第六团,团长段焕竞,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王丰庆(一说“副团长陈时夫,政治处主任王丰庆”)。该团第二营由许维新的独立营改编,营长许维新,副营长吴嘉民。新六团负责掩护江抗东进抗日。
1940年
▲ 新四军司令部下发于云岭编辑的《战斗详报》,其前言说 “战术是指导战斗活动的原则,实战就是战术在战场上具体化与表现。本军在大江南北二年余来的战绩,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编此‘战斗详报’,主要目的是汇集血的教训,作为部队教育的材料,并期今后战术上有所改进;但在千百次的英勇战斗中,由于实战资料的搜集不齐,所以仅编成这三十七个战报,数量虽少,但是我军经验之精华,希全体同志悉心研究与发挥之!”
1942年
▲ 新四军军部颁布《抗日自卫队与民兵暂行组织条例》。
▲ 中共太滆地委决定,将宜兴地方武装和武南反正的伪军赵宝成部编成武进支队,支队司令朱廉,政委储少白(徐行)。下辖三个大队,原朱廉部改为第一大队,大队长周寿林;第二大队大队长王坤生;第三大队大队长赵宝成。
1943年
▲ 张凯(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致电新四军首长,报告浙东反“扫荡”情况:三北自敌在姚北局部开始“清乡”起到现在为止,均处在反“清乡”、反“扫荡”的紧张的斗争环境中。尤其是田岫山反正后,敌调集1000余人,加强对田部之压迫,与对我之连带“扫荡”。由于三北地区大,形势更为尖锐严重。五支队部队分散活动数次遭敌,灵活转移未遭受到意外之损失。四支队部队在虞北、姚北一带,被敌包围略受损失。现第四、第五支队主力已转移三北,仅留二三个中队与地方武装,分散坚持眼下斗争。第四、第五支主力暂时南移是必要的,加之近来部队在近2个月内进行了许多战斗,有相当的伤亡与疲劳、消耗,也需要加以整理、教育,以应付将来之形势。
1944年
▲ 中共苏中区委员会发出《关于当前反“清乡”决定》(对四分区与丹北反“清乡”斗争的估计及检讨; “清乡”区目前情况;今后反“清乡”方针和部署;反“清乡”中策略斗争的问题; “清乡”区整风问题),指出:第四分区今后反“清乡”斗争的方针,仍以武装斗争为主,其他辅助斗争为次,中心环节为反据点斗争。丹(阳)北、澄(江阴)锡(无)、虞(常熟)和澄(江阴)、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的反“清乡”斗争方式,仍以长期积蓄力量,坚持秘密斗争为主,武装斗争为辅。
▲ 淮海区行政公署、淮海军分区司令部、淮海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发出《庆祝高沟、杨口大捷告淮海区军民书》。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