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南昌 感悟永恒
发布时间:
2022-06-12
行走南昌 感悟永恒
——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行走有时是一种心灵放松的极佳方式,让我们暂且名利过眼,去一个地方,走走,看看,想想,回归到理想与热血飞扬,雄壮与婉约相依,壮志常在,深情不移的时代,寻找我们恐已失落的记忆,搭起一座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正是这样一个可以任凭追忆、凭吊、激励的地方。
南昌,常被冠以“英雄城”的称呼,在这片深沉而热烈的土地上,英雄人物与可歌可泣的事迹灿若星辰,数不胜数。而新四军正是这英雄星河中最亮的一片星星,其发源于此、成长于此。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经过整合改编为新四军并奔赴抗日战场,构成了我党在民族危亡时期拯救祖国的两支武装力量之一。新四军军部在短短几月的时间里,以奇迹般的高效工作,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抗日备战工作,使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为了铭记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和纪念新四军的先烈们,南昌市人民政府于1988年成立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以供广大市民的参观追忆。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坐落于南昌市西湖区友竹路7号,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公馆建于1915年,内有两栋两层楼的楼房和一栋平房。旧址建筑风格为法式建筑,兼揉中国建筑的特色。主楼坐北朝南,四周有迥廊围绕,廊孔呈拱形,楼的四角均有一个六角亭,楼亭错列,别具一格。南面迥廊16根立柱上的石雕造型匀称,狮子滚绣球、喜鹊衔梅等景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镶嵌在16座拱形门上的古瓷版画是民国初年之佳作,人物、山水画等题材,充满着生活气息,极有艺术价值。旧址中,每面窗扉上方都雕有精巧的砖雕画,一窗一景,窗扉如画框,不胜妙趣。
自2008年10月始,南昌市对新四军军部旧址进行了全面维修和建设,新的陈列馆环境宜人,服务齐全,展览面积增大,展品及文物更加丰富,旧址已复原陈列了军部机关办公室和军首长叶挺、项英等领导的办公室及卧室。旧址北面还修建了纪念广场,安放了十尊新四军早期领导人铜质雕像,栽种了松柏香樟、桂花等树木。整个陈列馆内,老馆青砖灰瓦、古典精致,新馆设备先进、低调沉稳,先烈雕塑形神兼具、英风长存,修竹婆娑,鲜花娇艳,芳草茵茵,绿树成荫,建筑与植物相互掩映,相得益彰,错落有致,高下成趣。
漫步于陈列馆展厅,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实物,一份份文件,自己的思绪随之飘远,进入那个高举理想旗帜的时代,透过激情飞扬的丰功伟业,体味别样的悲欢离合、人间真情。当你看到叶挺的伟岸身影,怎能不感叹人生历程的变幻无常、跌宕起伏?当你看到陈毅的屡次遇险经历,怎能不为机智和乐观的生命喝彩?当你读到普通战士上前线时留给年迈双亲的绝命书,怎能不感同身受,潸然泪下呢?当你走进烈士纪念厅时,听到肃穆沉重的哀乐,眼睛里充斥着遇难烈士的遗容,怎能不为生命的无畏而震撼呢?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子弟今安在?
山河在目,我们却追不回为之无私牺牲的人们,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资料和有幸留存的些许照片陈列在这陈列馆内,他们为了家国、为了信念,掩藏了自己的故事,奉献了生命和热血,笑着去面对枪火和死亡,留下了一个个谜样的人生,对于大部分战士,史学工作者甚至无法为他们拼出一个完整的生命轨迹,他们就这样湮灭在历史车轮下的风尘里,但是他们的生命得到了永恒,悠悠时光,永不能忘。
走出展厅,徘徊在园林广场的绿树青草间,欣赏着满目的生机盎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少有的宁静,一洗在展厅内的悲伤压抑,灵魂也仿佛经过战火的洗礼,纯净明朗了许多。这种心情,是经过人间大爱的召唤之后焕发的生机,是摆脱了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名利得失蝇头微利的桎梏之后获得的自由。无私的爱,风险与牺牲,人生真正的意义,个人的渺小与历史的浩瀚,什么才是最珍贵最永恒的价值,这些都是在游览之后,可以给人启迪的问题。
行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就是行走在南昌的英雄阵列里,就是让灵魂休息重生的好地方。太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在奔走,心灵在沉睡,那么现在,就让身体随意,灵魂行走吧,穿越时空之隔,让灵魂自由的行走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去想象、去碰触那纯净的心灵与面庞,想一想生命的价值,回味永恒的意义,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真正对的答案。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