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着先烈的足迹,永远前进!
发布时间:
2022-06-12
唐东平、鲁宁
2012年6月2日,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一行三十余人,来到瓷都景德镇,在马博维会长和唐东平副会长的带领下,前往程家山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而又庄严的祭扫活动。
程家山烈士陵园于1971年建造,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兴田乡程家山村,陵园中安葬着革命烈士一百二十余人。
据景德镇市委和浮梁县委的专职史研人员介绍,这支部队来自方志敏同志带领的红十军抗日先遣队。
1934年2月,由方志敏同志派出红十军农民委员会主任柳真吾同志,到浮梁县兴田乡程家山村,去开辟赣北、皖南的皖赣苏区根据地。他们在当地发展壮大共产党的组织,扩充红军队伍达一千余人。建立了中共河西县委、中共河东县委等苏维埃政权。形成了晥赣苏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当时我们党内就有“南有井冈山,北有程家山”的称誉。
蒋介石为了扼杀这支新兴的共产党队伍,于1934年12月对程家山苏区进行围剿。在绝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程家山中共党组织带领全体红军指战员进行了殊死抵抗,甚至连后勤被服厂的战士,医院的院长、军医、护士、卫生员,都投入了战斗,一直战斗到壮烈牺牲。
敌人血洗程家山十几个村庄,不分男女老幼,斩尽杀绝。据当地老百姓回忆,那次惨烈的战斗后,红军指战员的尸体层层堆积在战斗过的山头上。程家山村的一条小河,鲜红的血水足足流淌了七天七夜、、、、、、
战后,幸存的红军指战员二百五十多人,辗转到了瑶里,与李步新、倪南山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一百多人汇合,在那里接受了陈毅同志、邹志成同志、刘毓标同志代表中共方面进行的瑶里改编。改编后,这支部队继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一直到1937年下半年编入了新四军,走向了抗日战场。他们是最早的新四军部队中的一支队伍。
今天,我们披着晨风、迎着朝阳,新四军的后代们来了。他们当中,有年过花甲的第二代、有朝气蓬勃的第三代、还有活泼可爱的第四代。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烈士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一曲高亢激昂的《新四军军歌》,响彻山间、激荡人心: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是我们与先烈心灵的沟通,这是我们向未来发出的呼唤。置身于这英雄的土地,我们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思念,更坚定了我们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铁军精神的决心。
这次寻访祭扫活动,得到兴田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对于我们新四军后代的到来,乡党委书记郑利成同志和程家山的广大村民,都感到十分的激动与震撼。他们表示,将把这次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推动力。
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原景德镇高专党委书记范希贤同志、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原武警景德镇市消防医院院长鲁宁同志,共同组织和参与了这次寻访祭扫活动。



诗朗诵:
他们在这里永远的安息,
不是为了索取功名,
也不是要给自己建一座丰碑。
然而他们的功绩,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
他们的丰碑,屹立在祖国亿万人民的心里!
老人来了,颤抖的双手献上花圈。
脸上挂着悲痛的泪水,却也带着欣然的微笑。
年轻人来了,有力的双手栽下松柏。
眼中饱含对敌人的恨,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
孩子们来了,稚嫩的小手捧上鲜花。
高举右手宣誓:将烈士遗志永远继承!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烈士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唐东平、鲁宁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