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鄂赣红军后代追寻先辈足迹寻访团赴修水寻根
发布时间:
2022-06-12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部分成员自发组成的“湘鄂赣红军后代追寻先辈足迹寻访团”一行十二人,于2012年11月19日中午抵达九江。九江新四军研究会热烈欢迎来自南京的兄弟姐妹。寻访团秘书长姚小葳向九江新四军研究会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说:此次赴修水寻根寻访团主要成员都是在修水坚持了三年游击战的红军老战士们的后代,像当年战斗在湘鄂赣边的红十六军(后为红十六师)东北分区参谋长、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营长吴咏湘的女儿吴南萍、湘鄂赣省委政治保卫队队长、新四军老战士王彪的儿子王淮山和儿媳高丽,特别是平修铜苏维埃政府主席、新四军修水通讯处副主任傅彪的家人——儿子傅涛、傅亚平和儿媳王敏、女儿傅冬一起结伴回老区修水寻访,受到了九江市史志办公室和九江新四军研究会的盛情接待和安排联系。寻访团中还有两家既是红军后代,又是新四军后代的一起前来寻访。他们是八路军南下支队(359旅)和新四军五师部队组建的“新四军湘鄂赣军区”时,湘鄂赣东分区参谋长刘昂的女儿女婿刘红燕、吕黎明夫妇和坚持了湘粤赣三年游击战,后编入新四军“老二团”,经历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杨汉林的儿子儿媳杨晓东、钱宁宁夫妇。我们此行就是来向老区人民学习的,一来到九江,就感到回到了家。
下午,寻访团参观了九江八里湖体育馆和南昌“八一”起义策源地——“叶挺楼”,游览了九江市容面貌。晚上,九江市史志办公室设宴欢迎“湘鄂赣红军后代追寻先辈足迹寻访团”。柳秋荣副主任、李丽均调研员、涂开荣和邱志宏两位科长出席欢迎宴会。
11月20日晨,寻访团出发赴修水县。修水党史办主任卢康翔、副主任张涛在高速公路口迎接待寻访团。并陪同寻访团随后参观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修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是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中午,修水县委设宴欢迎寻访团。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泽旗,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位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党史办主任、县创建办主任卢康翔参加了欢迎宴会。
下午,寻访团参观良塘新区、游览了“黄庭坚纪念馆”。 卢康翔主任陪同参观游览。 县委党史办设晚宴招待寻访团。席间,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和党史学者与寻访团全体成员就湘鄂赣边苏区的历史作用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县委党史办向寻访团成员赠送了《修水人民革命史》和《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文集》。
寻访团团长傅涛代表寻访团全体成员对修水县委、县党史办领导表示感谢,他说:“湘鄂赣三省,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八十五年前,湘鄂赣边区广大民众怀着崇高的革命信仰浴血奋斗、前仆后继;八十五年后,我们这些湘鄂赣的后代聚首修城,缅怀先烈、追寻父辈战斗足迹。
“我们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父辈及先烈们的鲜血和汗水,修水人民为革命事业确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继承苏区革命传统、弘扬苏区精神。由于各种原因,湘鄂赣苏区历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宣传,但苏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希望我们这些湘鄂赣苏区的后人能很好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
“经历血与火洗礼的湘鄂赣苏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两次到修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城市越来越美,工业越来越强,蓬勃发展的势头令人振奋。我们亲身感受到修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昔日“老、少、边、穷”的修水在展示新时期“红、不愧为父辈们曾经奋斗过的热土,我们一定要将苏区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11月21日,寻访团在县委党史办主任卢康翔、副主任张涛、前主任刘烈根的陪同下,出发赴上杉乡,参观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旧址群(魏家湾:少共湘鄂赣省委旧址;宫选屋: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驻地,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湘鄂赣省互济会旧址;城隍湾: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达吾祖堂;松湾:红军学校湘鄂赣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火烧屋场:湘鄂赣省反帝大同盟旧址),
随后参观了渣津镇黄坊:红十六军军部旧址。寻访团瞻仰并祭扫了渣津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内合葬了1040多位红军时期牺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1004位烈士。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渣津附近收集迁葬于此的。据说,烈士遗骸整齐排列了五层,为全国少有的烈士合葬墓。
中午,在马坳镇就餐后赴马坳镇东津村坎上傅彪的老家。寻访团的傅涛、傅亚平、王敏和傅冬兄妹探望了他们的堂弟——傅中平。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交界处,面积4504平方公里,人口82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不躺在过去为革命作出的荣誉上,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把修水打造成无公害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和江西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宁红金毫”和“双井绿”茶叶名品双双屡获国家级金奖,“绿宝牌”蚕丝被评为国家知名品牌。钨、铀等矿产资源储备丰富。钨的储备量居全国第二,品位居亚洲之首。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6.8亿元,财政收入10.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86亿元。筑巢好迎凤,招商引资来。修水初步迈上了幸福大道。
九江新四军研究会派员陪同参加了全部活动。
在南昌“八一”起义策源地“叶挺楼”
魏家湾:少共湘鄂赣省委旧址
宫选屋: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驻地,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湘鄂赣省互济会旧址
城隍湾: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达吾祖堂内依稀可见留存的当年红军标语
参观松湾红军学校湘鄂赣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
在1959 年作的红十六军军部旧址木牌前与老乡的留影
瞻仰并祭扫了渣津革命烈士陵园
在父亲傅彪曾任新四军修水通讯处副主任的旧址前留影
(九江新四军研究会 谢勇武)
摄影:黎平、吴南萍、姚小葳、谢勇武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