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勇:一名日军炮兵队长的转变
发布时间:
2022-06-12
一名日军炮兵队长的转变
朱 勇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我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渡海解放了福建厦门岛。第二十九军军部就驻守厦门。当时,我在军侦察科当参谋。有一次我到炮兵团执行任务时,见到了一位日本籍的解放军炮兵参谋,团里的同志都叫他林参谋。他个子不高,身体却很魁梧,长长的脸上有一对又黑又浓的眉毛,严肃的脸上显示出一副训练有素的军人表情,他一开口,就只能说出拖泥带水的中国话,但待人热情,又很注重礼节。工作积极,业务熟练,深受炮团同志们的尊敬。我从他那说话语气很重,还带卷舌音的口语上判断,肯定这位林参谋不是中国人。他从哪来的呢?有一次我到炮团给王大田团长送材料的任务完成后,向王团长提出了我的疑问。王团长既是我的老首长,又是同乡,从一九四二年我就和他同在新四军一师工作,既熟悉又随便。王团长见我这么认真,就笑着说小朱,你真是个侦察参谋。”接着就叙述了下面的这件事。
一九四四年三月间,我新四军第一师的五个多团,为沟通苏中、苏北、淮南各根据地的战略联系,进一步改善苏中的斗争局面,发动了以夺取车桥为目的的战斗’由我们老一团负责攻打车桥镇据点。车桥附近水网纵横,镇外有五米高的围墙,据点较为坚固。守敌为一个日军山炮小队和一个约一百五十余人的伪军大队。由一名叫山本一郎的小队长率队驻守。配备了四门四一式山炮和八挺轻重机枪等火器。敌军依仗这些精良装备和坚固的据点,骄横跋扈,警戒甚为麻痹。我们在廖政国团长的率领下,于四月五日凌晨一时,分南北两路乘月色实施偷袭。用云梯架桥通过壕沟,又用云梯翻越围墙。当我团一部突入车桥镇内,敌人才发现我军’当即展开激战,下午三点,我军攻克了敌据点。全歼守敌,并在车桥镇附近的芦家滩生擒了守敌头目一一炮兵小队长山本一郎。部队把他押送到新四军政治部(驻在宝应十轮庄〉。
日本侵略军的军官深受日本法西斯的奴化教育,素以“武士道”精神而臭名远扬。在战场上,即使战败了,也决不投降,以切腹、服毒自杀来效忠天皇。山本一郎被俘后很顽固,但也很惊慌。不吃不喝也不开口说话,坐在凳子上装聋作哑。我们给他烟抽,被他撕得粉碎,给他水喝,反被他泼了一身,送来的饭也被掀翻在地。政治部的许多同志气得要求把他关起来,个别同志还说,把他枪毙算了。这时,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师敌工部长程叶文同志专程赶来,同山本一郎交谈了几次,才使他渐渐地开始说话。原来,他是不了解我军的俘虏政策,以为会被我军枪毙。程部长向山本一郎宣传了我党我军的政策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反动本质,使山本一郎逐渐打消了疑虑。几天下来,山本一郎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在谈话中了解到,山本一郎出身比较贫穷,原是日本神户一个船厂的工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拉来当了炮灰。程部长从“日本反战同盟组织”内部请来了香河和铃木两个日本人来配合工作。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山本,新四军以革命的人道主义来对待我们这些俘虏,而且,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是友好的:我们又何必来充当日本侵略者的炮灰?又来屠杀中国人民呢?我们现在生活得很愉快,还参加了“日本反战同盟”,以此来支持中国的抗战。
山本一郎在我军教育和改造下,以亲身体验,切实感到了我们的诚意。以及我军内部的温暖,同志之间的友爱,官兵之间的平等,艰苦朴素的作风。认识到了我军与日本侵略军本质上的差别。从此以后,山本一郎象变了一个人,有时高兴起来,还唱起日本民歌《渔夫曲》。我们虽然听不懂,从他那神情看出山本是愉快的。这时,他申请加人“日本军人反战同盟”,积极地投入到了反对这场侵略战争的工作中。写“告日本军人书”,刻钢板,印反战报,到阵地前沿喊话,投送纪念品。为我军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粟裕师长和陈丕显书记的嘉奖。
山本一郎原是炮兵小队长,对炮兵专业有一技之长,在车桥战斗中,我们缴获了四门山炮,师部决定成立一个山炮连,由山本一郎担任教员。师敌工部专门派了一名干事担任翻译。上课时,山本讲一段,干事就翻译一段,彼此都感到很不方便。为了搞好教学。山本下决心学习中国话,并请干事担任教员。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新四军第一师于同年十二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后又改编为十一纵队并成立炮兵营,正式任命山本一郎为该营教员。这时候的山本,已经能够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上课了,同志们亲切地称他“日本炮兵教员”。从此,他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他把自己的知识全部贡献给炮兵教学。他教学严格,作战勇敢。在淮海战役中。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炮兵作战经验,提出了一些射击诸元,作战计划供给首长参考。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缴获了大批的美式大炮,山本这下高兴极了,摸摸这门炮,又拉拉那门炮。为了使这些炮尽快达到能投入战斗的技术状态,他带领一个连,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将这批炮检修、擦拭完毕,同时教会了战士们操作这些火炮,受到纵队首长的好评。根据山本一郎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纵队给他记了二等军功,并任命山本一郎为炮兵营副营长兼教员。
一九四九年,十一纵队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十兵团第二十九军。解放福州、厦门后,炮兵营扩编为炮兵团,山本也被任命为炮团参谋。组织上考虑到他工作上的方便,给山本一郎改名为“林胜”,山本一郎高兴地用日本式的倒装句说:“林胜,我的中国名”。
几年前的山本一郎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欺骗下,成为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罪人。在我党我军政策的感召下,现在的林胜已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层指挥员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国际主义战士,并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向上级递交了加人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一九五0年,经总政治部批准,林胜同志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我被林胜同志的经历深深打动了,正在这时,林胜从军部开会回来了。他一见我就向我问好。我仔仔细细地看着他,仿佛今天才认识他。从此以后,我们的接触就多了,不是他来军部找我,就是我去炮团看他。我们之间的友谊随着不断的交往和了解进一步加深了。一九五0年,二十九军改编为海军〈水兵师我被组织送到汉口高级学校学习。林胜也被调到南京汤山第三野战军特种学校担任高级炮兵教员。从此,我和林胜同志就分手了,但经常通讯。随国际形势的发展,次年,林胜和其他日本籍同志,踏上了回国的路途,遗憾的是,山本一郎在他回国前,我们未能再见一面,只能从心里祝愿我的战友山本一郎-林胜同志生活幸福,为中日两国永久和平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朱 勇 原江西省永修县人武部部长
上海市人,1921年12月生,1941年12月入伍,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9分校学员,新四军1师战地服务团团员,新四军1师司令部管理排排长,经济行政副官。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7纵队、11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29军司令部侦察参谋、85师253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员,南昌步兵学校训练部射击系主任教员、福州步兵学校训练部器材科科长、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4团营长、江西省军区农建师8团副参谋长、后勤处处长、江西省永修县人武部部长。
1986年7月离休。历任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现为顾问。
(作者:朱 勇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上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