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梅:方志敏与他的堂弟方远雷
发布时间:
2022-06-12
方志敏与他的堂弟方远雷
方梅
方志敏精神是“爱国、清贫、创造、奉献”,我的先辈们正是以这种精神战斗生活。今天讲我父亲的堂弟方远雷的人生。以故事形式,从另一个侧面宣讲,同样体现了方志敏的精神。
方远雷,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生于1904年冬。很小时父母就病故,是亲戚把他带大的。后来,亲戚遭灾,又把他送回湖塘村。他的父母究竟是谁?时间长了,村里的人都记不清了,只知道他与方志敏家是同族。因此,方远雷八岁时,就到方志敏五叔方高雨家里放牛。
方远雷在方高雨家何止是放牛,每天一早,他睁开眼睛就得起床做事,屋里屋外的事他都要做,种菜、摘菜、打猪菜、挑水、挑尿桶、挑猪栏粪等,直干到晚上摸黑才能睡觉。小时候,他特别敬畏五叔,认为是五叔救了他,给了他吃和住。只要五叔一进门,远雷便是端上热茶和洗脸水,五叔有个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他半夜三更都在他身边伺候。而方高雨则认为远雷“端了我的碗,必须服我管”。远雷做事稍不小心,棍子就得上身,有一次打得他起不了床。时间长了,随着远雷年龄的增大,他反抗情绪也越来越大,他不但不叫五叔,连理也不理他了。方高雨叫他是木头,他也不理,骂他是聋子,他除了瞪他一眼外,还是不说话。气得方高雨跳起来,说打骂都治不了他,是个怪人。方远雷却乐得说“气死他更好!”
方远雷在方高雨家一直干到方志敏、方远杰在湖塘村闹起了革命。他第一个要反方高雨的,然后搬进方远杰家居住,后来成了职业革命者。方高雨成了汉奸。
为了农民翻身,方远雷跟着方远杰没日没夜地工作、学习,劲头特别大。他干起事来,认真负责,能够吃苦耐劳,而且一定要把事情干出成效才罢休,很快就成了方远杰的得力助手。后来,经方远杰介绍,他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方远雷视党为父母,视革命大家庭为自己的家,视方志敏、方远杰为他最亲近的人。湖塘村人称赞方远雷参加革命后是“木头人、聋子变成爱学习、爱说笑、爱演戏的模范人。”
方远杰牺牲时,方远雷哭了几天几夜,他不知以后革命的路该怎么去走。方志敏回家乡领导群众继续干革命,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又搬进了方志敏家居住,决心跟随方志敏干一辈子革命。不过,方志敏还是通过一次活动,才更加了解方远雷。
1927年10月的一天上午,方志敏在湖塘村庙里主持召开首次九区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暴动方案。正当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时,敌人前来围剿,方志敏知道无力抵抗,命令暴动队员上山驻扎。方远雷完成组织湖塘村村民疏散的任务后。已是下午时分,他饿极了,但又不知道志敏和暴动队员的情况如何。他很担心,想要给他们送点吃的。他想,村庙里已准备了实物,现在庙里已空无一人,应该去拿些食物出来。
已是太阳偏西时刻,从湖塘庙里到登山村,要翻过几座山。暴动队员感到又饿又乏,方志敏更是气喘嘘嘘,他撑着棍子,步履艰难,直冒冷汗。堂弟方远贵托着他的身子,扶着他往前走,终于来到一个山坳里休息。
这时,方远雷远远地走来。他胸前挂着两个大竹筒,背后串着个装满糯米饭的大菜篮,篮内还有几块长条熟猪肉。他来到方志敏身边,将竹筒口对着方志敏的嘴,说:“志敏哥,这是从庙里倒来的肉汤,快喝!我已吃饱了!”
志敏刚想说话,竹筒里的汤又倒得急,被呛了几口,边咳边示意方远雷别再倒。方远雷放下竹筒,又抓起一把饭塞进方志敏的嘴里,生怕他把饭吐出来,又撕了一块肥肉,硬塞进他嘴里,方志敏的嘴鼓得大大的,连舌头也难以转动,急得一个劲地摇手。方远雷的举动,让在坐的人不禁大笑起来。顿时,气氛活跃起来。方远雷又把饭送到大家面前,大家都饿了,用手抓起饭就往嘴里塞。
这些米饭和肉汤,对暴动队员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大家从心里感激远雷。方志敏更感到远雷不只是一位忠诚的革命者,而且具有机智勇敢又灵活,这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从心里喜欢远雷。此后,远雷就留在方志敏身边,担任警卫员、通讯员等多项工作。
1928年初夏的一天深夜,方志敏路过漆工镇背后的邵家村祠堂。忽然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吵闹声,他以为可能是红军队伍在这里有什么事,想进去看个究竟。远雷一把拉住他,说:“还是我先去看看。”远雷爬上祠堂后面的一棵樟树上,往下一看,啊!满院子都是白军,祠堂门口还设了暗哨。为了听清里面人的说话,他溜到一扇门窗边,只听得一个当官的说杨廷辉连副,你要有信心,为了表示我们投诚的诚意,明天一早必须把全连的枪支机柄卸下来,送给红军,方志敏一定会来接见我们。那时,只要活捉了方志敏,我们就大功告成!”
方志敏听了远雷报告的情况,觉得事情十分严重、复杂。他知道在他派出的交通员肖金花等人的策动下,白军十二连代理连长杨廷辉准备率部来投诚,但没有想到投诚的白军这么快进了苏区,而且敌人还另有阴谋。他当时尚不知道肖金花等已经被捕。形势十分危急,内情蹊跷,方志敏非常清醒,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得到这批武装。在方志敏看来,武装简直比他的生命还重要。于是,他说:“远雷,快回去通知大伯和叔叔,连夜把藏在山上的猪、鸡、米抬回来,明天上午宣传队去慰劳投诚的白军!”
远雷急忙说:“志敏哥,他们是假投诚,应该通知红军包围他们,消灭他们,我们就能得到这批武器,那多好啊!怎么还要送猪、送鸡给他们吃?”又气得骂了一句:“吃死他们去!”
方志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远雷,还是你警惕性高,刚才要是我直接闯进祠堂,肯定会闹出麻烦,你应该受到表扬。不过,对待革命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学会思考。你想想,今天我们缴白军的枪或者明天白军把机柄送给我们,我们都很容易得到这些武器,但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有没有交给我们?人心比武器更为重要啊!有了人心,我们将来就会获得比这更多的武器……”
远雷说志敏哥,这样深的道理我哪能懂?你又给我上了堂政治课啊!不过,你要特别注意,敌人正千方百计要捉你,以后,有危险的事就让我多出面。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很像你,每当我上台演戏,群众都认为是你上了台,一个劲地鼓掌。有的村干部,为了发动群众去完成任务,还硬拉着我去充当你……”
“你去了?”
“去了!会场挤满了人,可热闹了!”边说他还边学:“会议主持人宣布,方主席喉咙痛不能说话,他是特地来看望大家的……”
方志敏严肃地说:“你胆子真大,就不怕我处分你?”
“不怕!反正我没做坏事。你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人民做好事!”
方志敏一时倒不知说什么好。
1930年2月,信江特委决定,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兼任信江军委会主席,不再兼贵溪县委书记。于是,方志敏和方远雷扬鞭跃马来到信江军委会驻地一一弋阳县芳家墩村。方志敏对于军委会的工作,第一步是整军,他提出的计划明确了红军独立团整军的内容和实施方案,目的是要使这支红军队伍能参加争夺、保卫湘、鄂、赣根据地和政权的战斗。当他想到军委会还欠战士的债务问题时,他紧锁眉头,不禁搁下了笔。原来当时部队有个规定:红军战士凡缴到敌人一枝枪,奖大洋50元。现在,缴的枪越来越多了,军委会欠战士的钱成了一笔大债务,方志敏一时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一天清晨,同志们发现操场上贴出了告示:“红军战士杀敌缴枪是英雄,废除缴枪得赏洋最光荣……我自动放弃军委会欠我11枝枪的赏洋欠条,并与同志们挑战。”落款是方远雷。告示两边还贴着几张画了叉的欠条。
于是,在这一天上午,手上有军委会欠条的红军战士都把欠条贴在这张“废除赏洋”告示旁,整个队伍都热闹起来。根据这个新情况,方志敏准备开一个表扬大会,并制定出缴枪奖励的新办法。他还准备通报表扬方远雷。方远雷却提出另一个要求:“志敏哥,你不要表扬我,你只要批准我参加敢死队就行了!”
方志敏:“你兼任的工作太多,敢死队是专职红军战士,你又在我身边工作……”方远雷:“我只是参加敢死队的训练,学他们的过硬本领,其他时间还是在你身边工作。”
方远雷为了成为一名称职的敢死队员,一个人常常深夜练习敢死队的“火功”等本领,最后他通过了训练达标的检测,成了名副其实的敢死队员。
又是一个深夜,方志敏见方远雷靠在办公桌边睡着了,便脱下身上的外衣,轻轻地披在他身上。远雷醒了,又把外衣披在志敏身上。方志敏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远雷,你跟随我多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已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员。为了更好地发挥你的才能,我已提议你担任红一连的副连长。我这里的工作,找一个新兵就可以了。”
“不!我永远不离开你,你是我惟一的亲人,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自从跟着你闹革命,我成天都和大家一样快乐。我知道,你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我能照顾你,给你一点帮助,那是我的福份!”,方志敏感激地抱住远雷:“我的好兄弟!”说着,两人都热泪盈眶。
1931年2月,赣东北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弋阳县芳家墩村迁至横峰县葛源镇枧树坞村。这时,由于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方志敏已被剥夺了军事的指挥权,专职从事苏区政府主席的工作,因而,方远雷也无法再过打仗的瘾了。业余时间,更多地是宣传、演戏和服务群众。
枧树坞村的两位积极分子,每天天不亮就把省苏维埃政府周围和红军驻地的马粪扫到农田里。可是,最近他们发现有人在夜间就把马粪扫掉了,于是,一天晚上他俩出来躲在树后想要看个究竟。这一看倒把他俩吓了一跳,原来满头大汗光着膀子扫马粪的竟是方志敏主席!他俩走上前,毕恭毕敬地说:“方主席,你很辛苦又很忙,这扫马粪的事怎能要你干呢!”说着就要从“方主席”手里夺过扫把。“方主席”说:“我不是方主席,我是方主席的警卫员方远雷,这块地我扫定了,今后,你们可以不要再来扫了,谢谢你们的帮助!”,两位积极分子拉住方远雷的手,激动地说你真像方主席那样好!真是太感谢你了!”
当年7月的一天,方志敏来到弋阳县。中午,县苏维埃政府用清炖鸡、红烧鱼、米粉蒸肉、炒鸡蛋等菜招待方志敏。方志敏见状,皱起了眉头,他问县苏政府主席:“你们平时都吃这样的菜吗?”
“不!平时都吃豆腐青菜,下乡就在群众家里吃派饭。”
“那为什么今天要摆起阔气来?”
“那是为了你,才这样准备的。”
“你们的情我领了,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苏维埃政府的一员,不需要特殊照顾。目前,我们苏区的经济还很困难,需要节省一切经费来支持革命战争。请把这桌的菜送给县游击队的同志吃。于是这一桌菜送到弋阳县游击队去了。这一情况引起了暗藏在游击队中的特务的注意,他们迅速向敌人送去情报。
深夜,刚驻扎在乐平县的白军五十五师一六五旅旅部召开紧急会议,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参加。旅长张彬得意忘形地说:“各位,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情报,务必请各位协同完成。今天,方志敏到漆工镇参加群众大会,这就为我们捉拿他提供了良机。蒋总司令以他独有的胆略发动了第三次全国性的军事围剿行动,以一万八千多的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堡皇推进政策,从南北两面向赣东北匪区发动进攻。总司令还承诺,捉到方志敏奖银10万元,并将破格提升!我旅是负责围剿方志敏的前哨重担,要完成这一使命,务必在地方武装、情报局、协剿会的大力配合下,才能得以实现。现在,方志敏不指挥军队,这就为我们消灭红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活捉他就在眼前。我已派出便衣部队,将漆工镇周围的山林及道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请大家对围剿方案提出意见。”
可是,张彬的第一步计划就落空了。由于天气热,方志敏和方远雷天一黑就赶回湖塘村看望父母。
第二天,方志敏参加漆工镇群众大会,他走上台发表讲演“同志们,我们应如何来痛击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呢?”话尚未说完,方远雷从讲台上把他拉向后山转移,因为敌人已包围了漆工镇。方志敏返回讲台对着群众说:“同志们,我们已被敌人包围了,快上山躲避!”这时,一位老农把方志敏拉到家里,替他和方远雷换上了一身破旧的农民服装,然后带他俩转移。
张彬的指挥部及协剿部队来到漆工镇,镇上已空无一人。张彬把桌子捶得咚咚响:“我就不信,我们这几万人的围剿队伍是吃干饭的,除非方志敏能变成蚊子,从天空中飞走!否则,就难逃出我张彬的手心!”他命令扩大搜索包围圈,犁田式地进行搜査,包围圈内的群众,不论男女老少,一律逮捕审査。
这时,方志敏与方远雷已经隐藏在离漆工镇较远的一个山脚边的山洞里,这是个天然山洞,洞口很小,只能容纳20多人,没有退路。方志敏认为,这里不能久留,很快就会被敌人发现的。于是他说要尽快冲出包围圈,方远雷想,他必须掩护方志敏脱险。方志敏不!我俩还是一起跑,好打掩护。”
方远雷:“志敏哥,情况紧急,一起是跑不出去的,我来掩护你脱险!”
方志敏:“远雷弟,我俩生生死死都应该在一起!”
方远雷:“我的亲哥哥、好哥哥,我是多么想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分离!但我俩已面临绝境!能一个人去死,又何必要两个人去死呢?你一定要答应我的要求^你要活着出去!否则,我现在就死在你面前!”说着,将手枪口对着自己的喉咙。
方志敏闭上眼睛,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方远雷想以笑容告别兄长,但泪水已流满脸。他走到洞口。又返回身,盯着兄长看,他多么想再多看一会朝夕相处的好领导、好老师、好兄长啊!但情况紧急,他只能苦苦相求我的亲哥哥!你一定要活着出去!还有很多的事等着你去做呀!”
方志敏的心,像翻江倒海似地震痛着。
方远雷爬出洞外很远后,举枪向前冲,并大喊:“我方志敏和你们血战到底!同志们,冲啊!”他是以此来引诱敌人,掩护方志敏。
此时,周围的敌人以为方志敏要跑,都冲了过来,个个都想活捉方志敏领头赏。方远雷痛击几个白军后,又甩出两颗手榴弹,一批白军被炸死,方远雷在敌人密集的子弹中牺牲。
敌人抢着把“方志敏”的遗体抬到张彬旅部。
张彬高兴异常,准备向上司发报请功。可他到底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他对这个“方志敏”起了疑心:“方志敏怎么会一个人大喊大叫地冲出来送死?”要请功也必须把事情弄清楚,于是他叫一批土豪劣绅、特务前来辨认。方远雷面部被枪弹炸得血肉模糊,根本无法认清原貌,急得那些人团团转,个个抓耳挠腮。张彬大骂:“你们这些混蛋,顶个屁用!”最后,张彬还是否定了眼前的“方志敏”。
方志敏在山洞一阵昏沉,跌倒在地许久,他艰难地坐起来,脑海里不断传来远雷的声音,他决心要活着出去。他把手枪塞进石壁缝里,慢慢地向洞外爬去。
出了山洞不久,方志敏还是被张彬旅三二七团第三营捉住,该营营长焦长富是1924年方志敏在南昌任“明星书店”经理时发展的地下党员,由于种种原因,焦长富后来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但方志敏的形象时刻留在他的心中。在焦长富的帮助下,方志敏脱离了虎口。
方志敏回到葛源,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见远雷和他一起,他太高兴了,一个劲地叫:“远雷!远雷……”可睁开眼,人就不见了!
方志敏伤心地哭了。
一天,枫树坞村两名妇女干部陪着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来见方志敏。老婆婆边哭边说:“方主席!你是好人带好徒弟呀,远雷真是我的崽,他可怜我是孤寡老人,每天天不亮就来帮我做饭搞卫生,晚上常来陪我。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呀!这样好的人怎能死啊!”老人说着,要向方志敏下跪。方志敏流着泪,扶起老婆婆,动情地说“感谢婆婆对远雷的怀念。好远雷不会死的,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方梅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