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原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后代一行来我馆参观
发布时间:
2022-05-18
江西省原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后代一行来我馆参观
12月20日,江西省原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后代水达利、杨小莉,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陈坚一行来到大余,先后参观梅岭三章纪念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池江陈毅旧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日辉,县文广新旅局局长叶光辉,县党史办负责人朱常,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馆长赵如陪同参观。
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
参观梅岭三章纪念馆
参观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
参观池江陈毅旧居
杨尚奎后代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三年游击战争红色历史,一边回忆父辈们在艰苦的年代浴血奋战的场景。大家追忆历史,表情凝重,饱含热泪,为先辈们崇高的信仰、浩然的正气、为革命甘愿牺牲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而自豪。
通过参观交流,他们希望大余县要充分发挥好党史教育阵地作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要努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发扬好,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为大余振兴发展提供不竭精神文化后劲。
杨尚奎事迹简介
杨尚奎(1905年-1986年7月7日),曾用名杨上魁、老穆,兴国江背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苏区时历任乡支书,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红军长征后,奉命坚持游击战争,系著名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赣粤边特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政协主席,以及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福州军区第三政委、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他是党的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和四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27年秋收起义后,一些兴国籍的共产党员陆续从外地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兴国江背一带出现了秘密的农民协会和游击队。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县城。朱毛红军来了以后,兴国的工农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党的组织和游击队的活动逐渐由秘密转向公开。由于杨尚奎工作积极,斗争坚决,家庭成份好,党的组织决定由他担任江背乡渔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9月,中共赣南省委成立后,中央为加强赣南省工作,选派了一批干部去充实赣南省委,刚从中央党校学习结业的杨尚奎,被调到赣南省委任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这时,省委书记阮啸仙派他到油山一带了解情况,调查地形民情,为尔后在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做了初步的准备。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赣粤边山区坚持斗争。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任中共信康赣雄(后改为赣粤边)特委副书记。1935年12月任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并奉命开辟梅山新区的工作。1936年2月至1937年7月任中共雄余中心县委书记。1936年3月至1937年7月兼任中共南雄县委书记。参与领导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1986年7月7日因病在南昌逝世,享年82岁。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