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战士分享亲历故事 史学家打造精品课件
发布时间:
2022-05-18
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老战士分享亲历故事 史学家打造精品课件
——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王健根/文
4月16日上午,95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唐万清以《我所参与的“七战七捷”》为题,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斗中的故事,震撼了南昌铁路公安处党员民警们的心灵。“老战士、老同志对党感情深、党性强,同时经历丰富、由自己的故事折射党史故事,更具真实性、生动性和亲历感,对广大党员而言是最好的学习教材,年轻党员与老党员同场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强的‘代入感’。”该处党委副书记、政委李饶明在活动结束时动情地说。
这场故事分享会是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活动的第16场党史宣讲活动。截止目前,该会共组织和参与宣讲、座谈、对话连线等各类党史学习教育16场次,足迹遍及全省各设区市和广东深圳、浙江宁波等地,直接听众超过1.2万人次,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以自身经历 讲述革命故事
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政治意蕴深厚,目标要求高,实践指向明确。为了配合这次活动,该会在全省开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发挥优势,凸显物色。
该会宣讲团成员主要由参加抗日战争新四军老战士、革命先烈的后代、史学研究学者等32人组成,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离退休教授20人。宣讲团成员平均年龄超过72岁,年龄最高的达97岁。
该会把党史学习宣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队员挑选,培训演讲技能,精心打造课件,真正使这支宣讲队伍成为党的历史讲解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思想教育辅导员,宣讲团以大中专院校为主阵地,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对象,举办了一系列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让师生更深刻地了解党史,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目前,有13所大专院校依托该会宣讲团的资源,开设党史专题党课。
该会顾问、知名党史学者刘勉钰教授介绍说:“百年党史如同宏篇巨著,我以时间为链条,串起党发展历程中一件件大事、一次次探索、一个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成就,结合自已的经历,让党史宣讲有生气、冒热气、接地气。”
4月20日,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分别举办“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听老党员讲党史”专题讲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教授刘勉钰、刘岳雄与师生面对面,通过讲述百年党史、总结革命胜利原因,启发师生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仗打到哪里,共产党员就带头冲锋陷阵到哪里。”3月29日,在南昌铁路局客运段组织的主题分享会上,党员干部们挺直腰杆,屏气凝神。身军服、胸前挂满勋章的97岁新四军老战士叶道清一出场就吸引全场目光。叶道清回忆起自己参加抗日战争时的经历,十分振奋。他用自己的经历和质朴的语言,向铁路工人们传达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光与使命。
4月1日,方志敏烈士之女方梅以《续写“可爱的中国”》为题,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奉命率红10军团北上抗日,并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一场以史论今的党史宣讲报告,震撼了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员干部和师生们的心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像方志敏一样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惟有牢记历史,赓续传承为民初心,才能告慰他们的亡魂!”该院党委书记余克敏在报告会结束时动情地说。
讲百年党史 激发爱国热情
党史宣讲,要注重大家学习了解创党建业的艰难历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担起建设和保卫祖国重任。
为了确保宣讲团树立正解的党史观,该会对原有的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进行了整编训练。首先,在宣讲内容上,组织力量在提炼理论精髓、撰写红色故事、制作宣讲课件和微视频等方面下功夫;其次,在宣讲技能上,他们重点在鲜明的政治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严格审查把关和辅导训练,既确保了这支党史宣讲队伍具备坚定正确的党史观,又做到了能随时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开展专题讲座式、点题服务式、真情讲述式和场景表演式等常态化、多形式的宣讲活动。
“每一个入党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藏着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中国密码’。”在江西省卫生职业学院,八路军后代王军以《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我与重走长征路的故事》与师生们分享后说。
师生们纷纷表示:“前辈们的宣讲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千千万万名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拼出来的。我们将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指挥,永远跟党走。”
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敏丹在聆听了刘勉钰教授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题的宣讲后认为,党史讲座意义深远。“它让我们铭记历史,并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先辈身上的崇高精神。”
创新宣讲形式 凸显教学体验特色
为了更好地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内容、形式、方法创新,该会在巩固、发展、提升现有13所大中专院校革命传统基地共建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又选择了与大余县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中共东南分局、上饶集中营、黄道故居、方志敏陵园和新四军瑶里、垄上、池江和石塘改编地等10个革命旧址、纪念场馆开展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场馆连接时空、见证历史的独特优势让红色文物成为党史教育的“活教材”,通过推出党史征文评选、短视频(微电影)作品征集、文艺演出会演和编印了《新四军基础知识百题问答》读本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党史学习教育举措,促进理论与实地场景的交融,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精品党课、不断深入实际等举措,增强了党史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
新四军老战士叶道清、唐万清和方志敏之女方梅、史学专家刘岳雄、刘勉钰等,分别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附属实验小学、南昌石头街小学等院校师生和江西电视台等,走进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等纪念场馆、以“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志敏的生命绝唱——可爱的中国”“一场特殊的‘明星’见面会”为活动主题的故事分享、对话、连线互动,这一别开生面活动形式,不仅使参与者接受了一次生动党史学习教育,也使活动现场的感动通过电视网络、新兴媒体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社会大众。
下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