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将军访问上清二三事
发布时间:
2022-06-12
管华鞍
岁月终于没有留住那位鹤发童颜,魁伟高大的百岁将军一一张震,他和所有的俊杰一样终将告别征战千里,杀敌无数,国防靖卫,安邦治国的风云人生,告别大起大落动荡宽阔的历史大舞台,曾记否他在这个浓缩了文明和野蛮的时空大舞台上演绎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何等豪迈地阔论那伟大时代和英雄们的壮举。而今,我们追忆老将军时,张震将军重访上清寻访当年会师的遗址的情形,历历在目浮现于眼前。
1999年4月,处于江南的鹰潭被嫩绿和芽黄染得一片葱茏,盎然春意轻抚着大地,柔润地在我们身旁徘徊,向人们轻轻地述说着春天情谊。刚卸任军委第一副主席张震上将,带着星火燎原的情怀,到鹰潭的上清古镇,强化珍藏在心中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记忆——一个有强烈时代符号的革命事件:中央红军与赣东北红十军 “上清胜利会师”。
张震老将军到鹰潭,风尘仆仆,着灰色的军便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魁伟坚定,一身郎朗的将军气度,他见了大家亲切的问候,中气十足,声音洪亮。老将军的夫人朴实和蔼,静娴端庄陪在张震主席的边上。
市委、市政府设便宴,给老将军洗尘,市委刘祖三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老将军敬酒,敬酒张震将军有着盛名内外的特殊“酒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向老将军敬酒时,他有一个“霸气”的规矩,他的秘书邓天生少将说,老将军有一个“酒规”,不敬酒不强求不怪罪,要敬酒就喝年龄差,就是大敬酒者一岁,敬酒者要多喝一杯,大多少岁要多喝多少杯。老将军比刘书记大27岁,27小杯倒在一起那可就是一斤酒哇,刘书记早已知道老将军的“酒规”,但因刘书记不胜酒力,加上脚有痛风,好在张震将军十分通情,接受了刘书记的敬酒,爽快地喝了这杯刘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老将军表示欢迎和敬意的酒。市委副书记胡应良向张将军表示敬意举杯敬酒,张将军要按“酒规”办事,必须喝年龄差,胡书记既然起身敬酒,自然也就豪气满满,将27杯酒,并做三大红酒杯,举杯先饮,三大杯酒一饮而尽,气氛斗然热烈,老将军哈哈大笑受了这一敬。过了一会,我和李建明副秘书长见胡书记支持不住了,赶紧他扶下楼送他回去。李秘书长悄悄对我说,是按刘书记的年龄,如果按胡书记的年龄要多喝好多杯。第二天中午,缪兵市长开会回来用鹰潭的酒敬老将军,按 “酒规”缪市长要喝30杯以上,因缪市长下午有会,老将军的夫人也从中开脱,缪市长用大酒杯敬了老将军一杯,老将军接受了缪市长的敬意。我们细细地想一想,实际上老将军的“酒规”就是为了挡住过多人敬酒的最好方法。
老将军当年率中央红军一个营的先头部队为中央红军和赣东北红十军“上清会师”打前站做准备,在上清和天师府住了近月余,一直到胜利会师才开赴中央苏区。为了追寻那段难忘的历史,我们陪同老将军重回上清古镇。我们从天师府正门进府,在大门前,我们向老将军介绍“上清会师”就在我们身后的河对岸,老将军回身细细地看着泸溪河对岸的大樟树说,那时在大树下还有一幢很大的宅子呢。进头门时,天师府老道长张清剑向老将军介绍天师府的概况,并将董其昌"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原意向老將军做解释,老将军听得很仔细,微蹙的眉头,仿佛在回忆和思索着什么,兴许是对65年前的造访此地的追忆。突然,老将军问,我记得在天师府有一幅对联“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现在还在吗?我们大家都很惊讶,钦佩老将军的惊人记忆。我马上回答老将军,说这幅对联还在,掛在二门两侧红柱上。老将军饶有兴趣地讲着,65年前我进天师府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幅对子,印像很深,这幅对子对道教道义内涵写得很符合,也很有深度。当到二门我指着"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的对子向老将军介绍,这就是您提到的那幅对联。老将军凝神注目,细细品看,然后郑重对我们讲,文字是这个文字,但是这不是原迹,和我看到的那幅写的不是一个人。我们不得不从心里佩服这位老将军的记忆力。我向老将军解释说,张主席眼力和记忆真强,真让我们钦佩,这真不是原迹,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解放战争,建国后那么多运动,天师道教经常是革命对像,自然很多的文物保存不下来,现在这幅对子是八十年代初,恢复天师府时,请当时的中国道协副会长,上海道协会长陈琏生先生后补的。老将军说,我说这幅不是原来看到的那幅,真迹不在了实在的有些可惜。说着老将军流露出一些无奈的神情。老将军从二门进府,边走边问天师后裔张金涛主持道教文化,张主持介绍了道教信仰的情况。我们陪老将军来到福地的天师大殿,这时陪在老将军边上的张金涛主持,告诉老将军天师殿是供奉第一代天师老祖张道陵的神殿,是天师福地中最神圣的殿堂之一。老将军点点头,并环视了大殿,瞩目看了一会祖天师神像。随后张金涛主持向老将军介绍了历代天师的情况。穿过天师殿,来到天师后宅,是张天师和家人生活起居之处,老将军此时神情十分轻松,用手指着上面的绣楼,笑着对大家说,“当年,我带着会师的先头部队,就在这楼上住了一个晚上。”大家也都会意地笑了。
看完天师府,老将军兴致盎然,在万法宗坛门前的大樟树下,细细观察玉皇殿院内七星布局的古樟,虽然千百年来历经沧桑,但依然挺拔伟岸,枝繁叶茂,仿佛老将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当年,那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一幕。面对按北斗星形式栽种的古樟,这一刻老将军显得精神更加矍铄,神态更加轻松。天师后裔张贵华搬了一张藤椅,放在万法宗坛院内千年古罗汉松下,请老将军坐下休息。老将军坐定片刻,开始询问,要寻找当年驻扎在上清的一位国民党连长,现场气氛陡然紧张,不知老将军的意图。我们试着回答,那时到现在已经65年了,这位国民党连长已经无从查询,我们会努力查找,如果找到,立即向您汇报,请您处置。老将军听罢哈哈大笑,说:“我找这位国民党连长,不是处置,而是要感谢他,当年,这位国民党连长带一个连驻守上清一带,筑有坚固的碉堡,武器配备精良,当时我带领红军一个营包围了他们,如果打起来,肯定要消灭他们,但是我们要付出很大的牺牲,革命要受损失。我们做好了打的准备,但还是以宣传攻心为上,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很有威慑力,加上大兵压境,攻心战很有效果,这位国民党连长带兵举白旗投降了,保存了红军实力。拿下这个炮楼之后,会师就非常顺利了。60多年过去了,这次来想会会并谢谢这位国民党连长。”听到这里,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原来这位国民党连长还为革命做过贡献。可惜时光太久,这位国民党连长已经无从寻找,老将军也有些遗憾。
刘书记代表大家请老将军为天师府题词留念,大家也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将军,老将军迎着大家期待的目光,微微一笑,欣然允诺,大家急忙在千年古罗汉松下设台铺毡,笔墨聚齐,老将军提笔略思,便潇洒而书,一蹴而就,四尺宣纸上赫然显现“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几个斗大的字,字迹的笔墨苍劲、硬朗、沉着,赢得大家一片喝彩和掌声。
老将军回坐在藤椅上,问刘书记,上清宫伏魔殿的镇妖井还在吗?刘书记回答,镇妖井还在,但是伏魔殿还没有完全恢复。大家又一次为老将军的记忆而佩服。我门一行陪老将军来到大上清宫伏魔殿的镇妖井遗址,当时伏魔殿尚未修复,草木丛生之中,孤零零的镇妖井和驼碑的赑屃显得有些苍凉,已久无人烟,高耸的山脚之下,虽已暮春初夏,却有些幽静阴森,寒气逼人。老将军毕竟行武之伟人,身带煞气,加上陪同的人众多,渐渐地阴森之气散去,显现一派平和。老将军围着镇妖井转了几圈,又朝黝黑阴森的井里看了一会,这才慢悠悠地给我们讲了当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红军是党领导的军队,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有鬼神,为了破除迷信,就想探探镇妖井,于是就让一位红军战士绑上绳索下井探幽,放了一会儿绳子,问他里面有什么,战士回答,在半空中,黑乎乎的,只看到井口,又放了一会儿,又问战士,战士还是这样回答,接着往下放,过了一会儿,下井的战士说到底了,上面的人问,有什么,井下的战士说,黑黑的什么都没有。老将军说摸摸井壁井底有什么,过了一会儿,在井底的战士回答说,井底有豆子,老将军让他抓两把上来,红军战士被拉出古井,见他手抓两把黄豆,黄豆没有腐败的迹象,看着还有些新鲜。民间一直传说张天师伏魔后,把他变成黄豆压在镇妖井里,使魔怪再也无法作怪。已经荒凉的古井,怎么会有还没有腐败的黄豆呢?探井是随想随探的,不可能有人知道,向井里倒豆子,也许井底干燥或有防腐的放射性的物质?一时也解释不清是怎么回事,随后老将军就带着部队赶紧离开,生怕在部队怕引起问题。老将军说,到现在也没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次日,陪同老将军游览十里画卷泸溪河,在车上老将军问起鹰潭的发展,刘书记汇报说,这些年,鹰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财政收入比建市时翻了数倍,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投入较大成效显著,特别是建立了鹰潭供电局,彻底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为鹰潭今后社会和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治安上治理了火车站及周边的环境,树立了很好的社会形象。现在,鹰潭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老将军听完汇报对鹰潭的发展给予肯定和赞许,并希望今后鹰潭发展得更好,有更大的飞跃。
在仙女岩谷口峭壁上百丈的悬崖中央有一个长长的崖墓洞穴,里面排着大大小小十数具古越人的棺椁。龙虎山“一导”谢雯向老将军介绍,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把自己的墓葬选在这直上直下的崖壁的洞穴之中,时代变迁,沧桑迭起,可崖墓中的棺椁和其主人却留到了今天。老将军问古越人为什么选取这样的墓葬方式?管委会书记李志坚告诉老将军说,这是千古之谜,自今无人可解。专家们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从宗教的角度看,是古人的一种祭祀的形态,葬得越高越靠近太阳,离天越近,羽化的先祖,就越有能上天成仙。从社会民俗学看,古越民族突然消失得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他们祖先至今可寻,全靠在悬崖绝壁安葬的习俗。“一导”谢雯指着崖墓洞穴大大小小的棺木继续向老将军讲解说,这崖壁里的棺椁都是用整段的楠木刳刮出来的,最大的直径一米多,长度有四米多,棺椁葬在朝南的崖壁里,即使在多雨潮湿的南方,也能完好的保存了两千六百多年。我看老将军饶有兴致便介绍说,在1979年考古中出土了两件国家一级文物,一件是古纺车,还有一件是十三弦古琴。古纺车把纺车发明从西汉最早的记载向前推了700年左右。而十三弦古琴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中国近三千年前,就能演奏出如此宽广的音域,跨越数千年后,至今十三弦琴音域的宽广度都不差于现代的乐器。当我们陪同老将军看到羞女岩时,随着谢导的讲解,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老将军边笑边说,太绝妙妙了。老将军的夫人一直望着山顶,莫名其妙地问老将军,你们笑什么?大家笑得更厉害。笑间,老将军用了一句很俗的话幽默开心向老伴解释,这羞女岩就是一个女人脱了裤子在哪里拉尿。老将军的幽默又引来一阵大笑。折回悬棺的崖下,老将军神情严肃地问我,崖墓葬与羞女岩在一起是不是有这么说道?我回答老将军说,我们的祖先对事物的认识已经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的万事万物包括一切生命都是要从大自然中来,最终回归大自然,这也是老子学说的论证,人类的生门在这里,同样也可把回归之门放在这里。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将轮回的生门和归门融在一起后,把理想愿望诉诸于的祭祀葬俗形式之中,这里寄托着我们祖先的夙愿,初始是道生万物,最终更是一切归道,万物之宗,天人合一。老将军听着不住地点头。
泸溪河上满目光明,老将军的龙船穿行在丹山碧水之间。面对碧波之间皆尽乘坐竹筏的游客,刘书记向老将军汇报,由于我们理顺了旅游体制,旅游事业的发展势头很强,上海、南昌等地都开了到龙虎山的旅游专列,全国20多个省市来考察学习,很快我们的景区体制在全国一些景区结了成果。老将军说,看这满江游客就知道这里的旅游发展势头。暮春的朝阳洒满了泸溪河两岸,65年前老将军在上清面迎朝阳初照,那是热血和战火的青春,是理想和前程的光芒;今天,老将军亦然沐浴着上清的阳光,这是照耀老将军用一生为追求让新中国富裕强大实践的光辉,如今微风中老将军飘动的白发,仿佛告诉我们,老将军的胸怀里任然装着的是“满目青山夕照明”。
在华侨饭店十一楼老将军和夫人下榻的地方,临时安排了一个家庭餐厅,没有公务时,老将军和夫人一行用简单的生活餐。4月22日清晨,老将军一行将要离开鹰潭前,准备用最后的一个早餐。用餐前我把老将军这几天在鹰潭活动的照片,做成一本画册代表书记、市长送给老将军,老将军拿着画册,显得有些兴奋,招呼夫人说,老太婆快过来看,我们的照片就出来了。老将军翻看着画册,一张一张认真仔细地观看每幅照片,看到满意的,满脸高兴,跟夫人说,老太婆你看我们拍的多有神。老将军边翻画册边说,拍的真好,真好,画册出得这么快,一定做得很晚,我回答,到深夜两点多,老将军连忙说辛苦了!老将军握着刘书记和我的手说,谢谢书记市长,谢谢秘书长。一定让我们陪他家人一同吃饭。饭间,老将军说他的身体如此健康其原因之一,坚持每天吃水煮蛋,吃了60多年,一直到现在,即使在战争年代,也让警卫员想办法去搞来吃。他还说他在主持军委工作的时候,为了给全军战士补充必要的营养,保证训练好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本领的需要,要求部队让每个战士每天都能吃上完整的鸡蛋,确保全军战士们能有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经过张主席努力,在全军实现了战士营养配给的制度。那时候战士们能吃上一个完整的鸡蛋,都要老将军付出很大的努力。回想起来,可见我们今天国家发展的速度有多快。
老将军访问上清在他的一生中是短暂的,可人生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短暂的。一位当代杰出的自然人,离开自然的时候,那他就成为历史人物,做为一位历史人物,却不断地让人们去回忆他的光辉事业时候,他的雄魂便永远的在历史长河中闪烁了。

张震将军在龙虎山(管华鞍摄)

张震将军和夫人在上清(管华鞍摄)
鹰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鹰潭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管华鞍
联系电话:13907019726
2017.07.16完稿
2017.07.19第二稿
(作者:管华鞍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