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献炳:鬼子两挺机关枪也没打中我
发布时间:
2022-06-12
杨献炳,男,1925年生,安徽和县人。1943年1月参加新四军第七师含和支队,1944年入党,先后参加了鲁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1956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江西省公安厅等单位工作,1982年离休。
一
1925年,杨献炳出生在安徽和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因为社会动荡,家境贫寒,他从小吃了很多苦,从没读过书。十几岁时,杨献炳到地主家做长工,什么脏话、累活都要干,过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
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南京陷落,和县因临近南京,成为日、伪、顽、黑,各个势力交杂地带,形势非常复杂。
1943年时,杨献炳18岁。在和化整为零进行活动的“四老爷”(新四军)接触时,听说新四军不仅打鬼子打汉奸、领导穷人闹革命,部队里还官兵平等、不打人不骂人,他觉得这挺好,于是来到离家五十里的地方,参加了新四军第七师含和支队,
据了解,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七师师部决定,以原含和独立团为骨干与五十五团一部分组成含和支队;与此同时,中共皖江区党委也作出决定,以原中共和(县)含(山)中心县委为基础,成立和含地委。地委、支队成立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由师参谋长孙仲德同志兼地委书记、支队司令、政委。
二
杨献炳回忆,由于接近年底,他参军后,过完春节后才参加第一次的战斗。在印象中,他所在的部队,曾经攻打下敌人一个连驻守的碉堡。
在后来的战斗中,因为头脑灵活,身手敏捷,杨献炳先后在机关做警卫员、通讯员、侦察员,经常化妆出去搞情报。有一次,杨献炳外出侦查,半路上被鬼子盯上了,“日本兵端着枪在后面追,哇哇直叫,我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路,最后跑到一片开阔的玉米地里,敌人用两挺机关枪扫射都没打到我。”
日本战败后,杨献炳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那段内战的日子,他没有过多提及。
1951年12月,杨献炳所在部队,坐了七天七夜火车到达吉林,在鸭绿江边住了一晚后,次日进入朝鲜。那时,美军飞机经常来骚扰志愿军,炸弹轰炸机枪扫射都是常有的事情,部队经常有战士牺牲。“在朝鲜的时候,战争很残酷,早上见到的人,晚上不一定能见到。”幸运的是,杨献炳最终迎来了战争的胜利。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上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