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作战的主要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6-12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作战的主要特点
新四军军部在皖南期间,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等军部领导人及所属各支队主要领导人陈毅、粟裕、谭震林、罗炳辉等都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军事指挥人才,在华中战场的敌前、敌后,他们熟练地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广泛运用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和夜战等,积极主动地向敌人发起进攻,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集小胜为大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新四军初期在华中战场上作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破袭道路交通
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在实施战略侦察任务过程中,奉命破袭南京与镇江间的下蜀街铁道,致使火车脱轨,影响敌军交通运输。迫使日军不得不增派兵力把守。新丰车站在京沪铁路镇江与丹阳之间,驻有日军第十五师团松野联队广江中队40多人,还有特务、汉奸、路警等,共约100余人。同年6月30日下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自丹阳县延陵出发,隐蔽进抵新丰车站东南18里的东冈。7月1日夜11时许,第一营对新丰车站日军发起突然攻击,并与敌人白刃格斗,歼灭日军10余人。又用火攻,将固守在房内的日军30余人全部烧死,并烧毁车站。他们还和地方抗日自卫团一起破坏铁路一段,电话杆数十根。这年7月6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一部在安徽省当涂与芜湖之间。伏击京芜铁路上日军运输物资的火车,击毁日军军车1列,缴获大批军用物品。是年8月22日,日军为保护京沪、京芜铁路交通运输,集中4500余人。在20架飞机及坦克、大炮掩护下,分8路向当涂县小丹阳、鸡笼山一带新四军驻地进攻。第二支队以小部兵力进行阻击,主力在小丹阳对敌一路给予打击。第一支队与第二支队紧密配合,发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对京杭、京沪、句丹等铁路、公路展开破袭。至8月26日。日军被迫退却。此次战斗共毙日军20余人,击伤30余人,缴获喷烟筒60余个,军用品一批,并收复小丹阳等地。
1939年6月24日夜,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连对驻守苏州浒墅关火车站的日军发起袭击。午夜1时,第二连跟随在铁路上巡逻的日军,悄悄地摸进日军兵营。另一路直扑日军宪兵司令部,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猛袭敌人,并炸毁铁路桥。烧毁车站。此次战斗,全歼日军队长山本等55人及伪军1个中队,迫使京沪铁路3天不能通车。同年9月30日晚。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3个连越过京杭公路,进抵江苏省江宁县龙潭和句容县仓头之间。经过侦察,决定炸掉京沪铁路上的火车,歼灭山口村的日军警戒分队,并打击由龙潭来援之敌。lO月3日夜,第四团直属侦察连、特务连、警卫连和地方武装一部进抵预定地点埋伏,并在山口村左边铁桥一侧铁轨下埋设地雷。4月凌晨5时,山口村日军7人来警戒,走到侦察连设伏地点被击毙6人,1人从水沟里逃跑。20分钟后,仓头日军护路队二三十人从右边冲来:接着,另两路日军护路队约100余人从背后山头包抄过来。第四团部队顽强抗击。这时从南京方向开来一列火车,被地雷炸翻。第四团遂撤出战斗。此次战斗.炸毁火车头l辆、车厢两节,炸翻车厢4节,炸死车内日军约50人,毙伤日军70人。京沪铁路因而停止3天运行。
二、伏击运输车队
1938年6月16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司令员粟裕率领下,经过侦察,日军每天有五六十辆汽车来往于镇江、句容公路。17日凌晨2时,先遣支队步兵6个班。轻机枪1个班,短枪1个班,冒雨进抵镇江东南15公里的韦岗设伏。上午8时许,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司令部和所属部队人员乘汽车自镇江南驶,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突然发起攻击,击伤敌驾驶员,敌车倾覆,先遣队发起冲锋,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少佐土井及大尉梅泽武四郎等官兵13名,击伤近10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军用品4车,日钞7000余元。同年6月28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一部,在江苏省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日军400余人,毙伤日军20余人,俘日军特务机关经理官明弦政南。击毁汽车6辆。这年9月2日夜,新四军第四支队特务营和第七团第三营4个连及两个便衣班,从挂车河出发,拂晓进抵安庆至合肥公路上的棋盘岭埋伏。3日上午9时许,日军汽车80余辆驶进棋盘岭隘口。便衣班首先将头两辆汽车击毁,第三辆汽车亦被集束手榴弹炸翻,后面的汽车相继停下。长约lO华里。新四军迅速出击,日军下车逃窜,被我火力大量杀伤,其余敌人退至棠梨山顽抗。此次战斗历时30分钟,共击毁日军汽车50余辆。击毙日军70余人,缴获步枪21支,子弹700余发,小太阳旗百面.防毒面具20余套、食品罐头200箱。是年9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团第一营在安徽省舒城至合肥公路的花子岗,对乘车前往合肥的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一部进行伏击。经过两个半小时激战,击毁汽车45辆,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防毒面具12套。
三、袭击分散日军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一部,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东南蒋家河口设伏。中午,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乘船至裕溪河西岸一带抢掠,第九团当即进行狙击,经过20多分钟激战,击毙日军20余人,缴枪20余支、弹药及军用品少许,敌旗一面。
1939年2月17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在江苏省句容县郭庄庙,对日军第十五师团及伪江浙绥靖军一部进行攻击,击毙日军18人,歼灭伪军1个中队。同年4月,新四军第一团从苏南调至安徽省铜陵、繁昌前线作战。28日拂晓,第二营乘敌不备,进抵铜陵县顺安至朱村间的塌里王设伏。上午7时许,日军30余人由顺安沿大路向朱村开来,第二营突然向敌人发起袭击勇敢地与敌人刺刀见红,激战两小时,击毙日军16人,伤日军14人。这年5月8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一营,经过两天急行军,进至铜陵县谢家垅南侧山地设伏。9日上午,日军70余人护送骡马70余匹运输物资,进人伏击地域。第一营突然发起攻击,日军仓促抵抗。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29人,伪日军33人。象这样的战例太多,举不胜举。
新四军对日军的一系列战斗,彻底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连敌人也不得不赞扬说:“共产军的战术为十年来百战磨练的战术”。新四军的坚决抗战的行动,也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散布的”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谎言。对蒋家河口伏击战,蒋介石致电叶挺、项英“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对韦岗伏击战,蒋介石亦致电叶挺“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浙江省青委会给新四军的慰问电称:“你们在江南的战斗,创造了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中灿烂光辉的成绩,你们坚持团结统一与友军配合作战的精神,你们英勇牺牲,艰苦奋斗的作风,你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情与热爱,这一切,不仅树立了全国军民的模范,而且也赢得了全世界人士的爱慕敬佩。”
四、争夺战略要地
1938年11月,日军攻陷东流、贵池后,又侵占铜陵县及大通、顺安等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命令新四军第三支队移防铜陵、繁昌等地,同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一四四师一起担任繁昌、铜陵境内长江沿岸的防御作战任务。在第三支队的防区内.繁昌的位置最为重要,它是皖南的门户,是当时新四军军部及其后方基地的屏障,日军如从芜湖出发,威胁第三战区总部所在地屯溪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繁昌首当其冲。因此,敌我双方都很重视这个战略要地。
1939年1月至12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震林的指挥下,与近万名日军在铜繁地区展开了争夺战百余次,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取得了五保繁昌的重大胜利。繁昌保卫战,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支援了武汉会战,确保了皖南和新四军军部的安全。同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后,日军开始集结兵力西犯武汉。国民党第五战区廖磊部队撤向大别山区,皖东敌后空虚,正是新四军江北部队向东发展的大好时机。5月21日,叶挺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徐州已失,敌后空虚,四支队在庐、合、无三线间一带。地形情况条件均不利迅速开展,应挺进滁县、全椒以西,嘉山(明光)以南,巢县以北,定远以南”的“定、滁、巢、全四汽车道及滁临铁道交通线活动。”此后,四支队和五支队在中原局直接领导下,开辟了皖东抗日根据地.足以说明叶挺的这一建议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也是完全符合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的。
这年10月3日至11日,日军调集万余兵力“扫荡”皖南,企图攻占新四军军部驻地云岭。新四军在军长叶挺的亲自指挥下,粉碎了日军大规模“扫荡”,共歼日军1000余人。这次反“扫荡”作战,巩固了新四军在皖南的抗日阵地.保障了新四军军部的安全。
1941年1月,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在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皖南事变”,震惊中外,彻底暴露了蒋介石顽固派反共的丑恶嘴脸。
王佑楼
(作者:王佑楼 编辑:admin)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图片ALT信息: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违禁词: 第一,最,一流,领先,独一无二,王者,龙头,领导者,极致,
修改浏览器滑块样式: 4px,4px,#f00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