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3月29日)
发布时间:
2022-03-20
3月29日
1938年
▲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在确山县竹沟镇设立,主任王国华。同年10月1日改称新四军驻竹沟留守处。翌年11月12日遭国民党袭击破坏。
1939年
▲ 叶挺致电蒋介石:拟于4月巡视新四军江北部队“并将军部职员分拨一部于舒城附近暂设指挥部或办事处”。31日蒋介石复电“该军长拟巡视江北支队并设指挥部或办事处,准如所请。”
▲ 邓子恢率工作组到皖南铜(陵)繁(昌)前线新四军第三支队看望指战员、了解情况、检查工作。
1940年
▲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目前华中军事策略的指示》,指出: “华中之皖东、淮北、苏北成为顽方必争之地,目的在隔断我八路军、新四军之联络,陷新四军于危境”。“顽方在华北摩擦受到严重失败后,加之我又增兵陇海路南,摩擦中心将移至华中”。在华中武装摩擦中,我军事策略是“以淮河、淮南铁路为界,在此线以西避免武装斗争,在此线以东地区,则应坚决控制在我手中,先肃清地方顽固派。对桂军力求缓和,对韩德勤部在有利有理条件下,即当其进到我军驻地时,坚决消灭之。将来八路军到达华中后,则应坚决争取全部苏北在我手中。陈毅部队立即应当向苏北发展”。“顽方有可能利用其优势兵力向新四军军部地区进攻,因此,军部及皖南部队应预先有所准备,以免袭击。万不得已时,可向苏南陈支队靠拢,再向苏北转移”
▲ 新四军江北指挥张云逸、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戴季英率全体官兵向安徽省党政军及各界同胞发出呼吁电,揭露国民党地方顽固派军队一再进袭新四军,捕杀新四军官兵、家属的恶行,要求国民党军“停止对本军之攻击及仇视本军官兵之行为”,“化干戈为玉帛,固团结以抗战,共同保卫皖东,保卫安徽,保卫全中国”。
1942年
▲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进袭苏北淮阴县苗何庄(一说“棉花庄”)日伪军据点,击毙日军8人,伪军60余人,俘伪军团长以下27人。
▲ 海(门)启(东)参政会成立大会召开。
1943年
▲ 中共中央书记处电示张云逸、饶漱石并转陈毅:同意陈所提办法处理韩德勤、王仲廉问题。必须与韩订立一个秘约,方不至上当。望照昨少奇同志给你们两电办理。对王须先礼后兵,不必急打。
▲ 新四军第一师第十八旅旅长刘先胜率第一旅一团和第十八旅五十二团挺进淮安、宝应交界地区,连续攻克西安丰、林溪、蒋桥、南沙头等日伪军据点,在阜宁县凤谷村以南地区与新四军第三师部队会合后,继续乘胜进击。4月7日,在曹甸东北马家铺歼伪军暂编第一团团长以下数十人,10日晚歼伪军第三师独立旅一部,生俘160余人。并配合地方党政部门,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使这一地区由韩德勤部顽军驻地,转化成为抗日根据地。
▲ 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派回浦东的短枪队,奇袭苏南奉贤县钱家桥日军据点,击毙日军3人,伤日军2人,俘伪军4人。
1944年
▲ 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第三营在杭村西南的慈姑山设伏,袭击“扫荡”浙皖边境的杭村后回返驻地的日军南蒲旅团小林中队100余人和伪军1个大队300余人,毙伤日军70余人和伪军10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1门,第四十八团第三营教导员郑大方牺牲。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