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抗战胜利具有世界意义
发布时间:
2015-05-11
中国抗战胜利具有世界意义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方德万是首批向西方详细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学家,著有《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等著作。在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方德万进行了专访。他表示,中国抗战对整个世界来说意义重大,抗战使日本称霸亚洲的战略失败,以日为主的东亚秩序无法建立,抗战还帮助结束了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中国抗战的贡献。
不能笼统跟随“二战”概念
《参考消息》: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作用无足轻重,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方德万:很多关于二战的历史著作都是由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主导的,有这种看法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国家、人民和家庭来分析二战的意义。
我认为,美国学者以前主要是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来判断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他们认为太平洋战争是美国跨越太平洋对日本发起的进攻,中国没起什么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打败日本和二战中的作用无足轻重。
事实上,对中国来说,抗日战争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有人会争辩说,中国的抗战只发生在中国,美国人、英国人以及苏联人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巨大,而抗战只是中国的战争而已。但是如果我们想写出一本比较全面的“二战史”,当然不能忽略中国战场。
因此我不赞同中国的抗战在二战中的作用无足轻重的观点。很多美国和英国关于二战的书忽略了中国抗战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这完全是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视角。
“二战”的概念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最早使用的,1945年后才广泛使用。罗斯福总统的目的是调动美国人的积极性。这种概念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才被接受。在苏联,他们打的是卫国战争,英国首先是用“欧洲大战”这个说法,而中国则为抗战。英国是到1948年才接受“二战”这一说法,中国后来也接受了由美国提出的二战观。但是中国抗战所经历的遭遇、创伤以及牺牲与其他战场相比有很大不同,不能笼统跟随“二战”这一概念。
中国抗战粉碎日本图谋
《参考消息》:请您谈谈中国抗战的意义。
方德万:中国的抗战时期,一方面是对日抗战,一方面国共内战也一直存在,而且到最后几年是很厉害很残酷的。国共以外,还有很多实力派军阀,因此中国的情况非常复杂。我们可以说中国人是在一致抗日,但是不能忽略国内还存在很多战争,这是中国当时的特色。
中国的抗战对整个世界来说有很大的意义。中国抗战和国共内战放在一起说是比较合适的。中国抗战和国共内战的结果是建立起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而新中国的建立对整个世界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是打败日本。抗战结束使得日本的战略失败,以日本为主的东亚秩序无法建立,这给中国共产党一个很好的基础建立一个新的中国。中国的农民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社会阶级也得到一些好处,没有抗战,新中国的建立是不会实现的。
中国抗战的第三个意义是结束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我们可以承认在这方面蒋介石和国民党的贡献比较大。国民政府在1943年取消不平等条约而且达成了以平等地位为基础的国际条约。
西方人逐渐改变抗战观
《参考消息》:您关于中国抗战的看法是否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
方德万:我想是的。我对于美军驻华司令史迪威的观点及认为他在中国抗战中没有很大贡献的看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我认识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包括一些美国的军事学者一般都能接受这个观点。
但在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在美国提出这个观点时,遭到了很多反对。我认为这样的变化是学者们实事求是的结果。史迪威当时对国民党提出一些批评,认为国民党无能、腐败,使得美国对华的支持付诸东流。而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支持非常有限。当时受美国国内各派斗争的影响,对华态度并不客观。而现在,有很多新的资料和档案可以研究,学者们也可以比较客观地研究历史。
以前,对中国抗战的评价是以美国为主的分析。我的建议是必须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抗战。最大的改变是,以前我们觉得中国抗战的历史作用不是很重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抗战对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所以很多人开始分析抗战。一方面,我们要求西方学术界必须要认识中国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特殊情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