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愐怀先辈激励后人
发布时间:
2016-08-15
愐怀先辈激励后人
—深切怀念敬爱的老会长刘建华同志
葛华
历史的长河,记载着数以亿万计的先烈英名;在历次的奋斗中造就了璀璨夺目的一代又一代英雄,我们的先辈老红军原正省级的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同时也曾是我们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三届、四届两任的老会长刘建华同志,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我党的党史和军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记录。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所铭记。
刘建华,原名刘新潮,江西寻乌县河角乡尤图下村人,1916年7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维栋1928年就曾是参加过寻乌三、二五农民暴动队员,担任过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的委员。刘建华从小11岁就失学了,但农民暴动的场景在他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年随父亲在深山老林中隐蔽打游击的日子,让他终生难忘。经受家庭贫穷生活的熬煎和斗争风暴的考验,对少年时期的刘建华来说是最好的革命启蒙教育。
从1929年秋,受革命斗争的影响,他参加农会,担任农会的联络工作,1930冬天,他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担任过村里的儿童团长,慢慢地当上了乡团支部书记,区宣传科长,少共区委书记,1932年2月正式转为共产党员,这年刘建华只有十六岁,从此,他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人生阶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权中担任过多次的重要职务,如苏维埃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县委书记…粤赣湘边区特委委员…长期在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形势下,在赣粤边从事游击活动,开劈新区巩固老区。当国民党反动派组织“万人大抄山”他立即派交通员将情报送给项英、陈毅,使“大抄山”惨败而归。当革命处于低潮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不少人叛变投敌,但他坚定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不畏强暴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的赣南反动派,更加猖狂反共,大规模的围剿和残酷镇压,刘建华却临危受命,主持赣南特委工作,意志不坚定的共产党员,有的变节,有的脱党了,基本群众遭到残酷的杀害,赣南特委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到1941年8月刘建华只剩下10名工作人员,但他坚强带领这10个人,暂时离别赣南分赴南雄韶关等地,他为了坚持赣南油山等地的游击战争,在非常复杂恶劣的环境中,他先后三次奉命返回赣南坚持斗争。人们都知道主力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历程,而坚持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深山老林里的红军,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严热酷暑,他们无房、无衣、无粮长期与组织失去联系,经常在出生入死的边缘坚持斗争,远不亚于万里长征的艰苦悲壮。陈毅元帅的著名诗词“梅岺三章”足以印证。
直到1949年8月赣南临近解放之前,刘建华已是粤赣湘边区游击队副司令员,他从1930年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和儿童团长到解放后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赣南支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和赣南工委的书记时,标志着他在赣南苏区坚持了二十一年武装斗争的光辉生涯和对党对人民的伟大贡献。
他不但有辉煌的青少年时代,当他晚年从正省级的岗位上离休后,由于他德高望重,不久又出任我们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三届和四届的会长,由于我当时也是三届、四届的副会长兼宣讲团团长,从而与刘老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担任第二会长的唐惠民和常务副会长的曾铭等领导班子,我们经常要去刘老家请示汇报工作,尽管那时他已近80多岁的高龄,但是他对研究会的工作一贯重视发扬我党光荣传统,弘扬传承铁军精神十分关注:今天因时间关系我只举例讲一件事,有一次华东交通大学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要举行一次大型活动,校方委派团委书记陈磊同志前来邀请我们宣讲团29位新四军老战士出席,我和唐老,曾老及刘勉钰教授去他家汇报这项活动时,他听后非常重视,不顾年老体弱主动提出:“我也去,这是激励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你们宣讲团要抓好这个教育契机……”在他的带动下,研究会副会长以上的班子成员都主动要去出席,加上老战士宣讲团一共30多人浩浩荡荡,“交大”派了一辆大客车来迎接。交通大学的领导得知80多岁的老红军带领这么多新四军老战士前来参加纪念活动,于是,几百米长的大学生主动夹道欢迎,大礼堂的楼上楼下的走廊里都站满了人。“交大”党委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激动地说:“……非常感谢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以刘建华老前辈为首的对我们大学生爱国情怀的热情支持和鼓舞,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有幸见到了这么多反帝反封建的老英雄,亲自出席纪念活动,你们的实际行动,强烈地激发了我校数万多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顿时全场起立,掌声雷鸣。
还有省研究会多次组织了毛泽东、刘少奇、陈毅、李先念、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叶挺、粟裕等新四军将领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刘建华会长都会亲自出席并发表感言寄托哀思,但后来年岁快近九十高龄后,如远在上饶的黄道和远在赣州的赖传珠百岁诞辰纪念不能亲自出席时,他都要派他的二公子刘鲁明同志,代表他出席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他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情怀。
刘老的身平有众多的传奇经历,但他从不标榜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贡献,为人低调,谦虚厚道,从没有正省级的官架子,我们几个会长经常去他家请示汇报工作,他总是以客相待,尤其是他夫人李立超同志(原曾任赣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等)还有他的大公子刘鲁江总是要拿出一些赣南的特产和水果招待我们。当我们要离开他家时,他总要对研究会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要秘书李祖彦陪同他一起下楼送别我们上车,事无巨细,处处体现了一位老红军平易近人的优良传统和高尚的家风,这种品德和家风对当今的社会风气特具有倡导的现实意义。
老会长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难以一一言表,如今他虽已离世西去,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我党史册,他的革命风范将永昭后人,今天我们纪念老会长百岁诞辰就是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弘扬他的崇高风尚,为努力完成老首长的未竟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6.7.29)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