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 纪念我会建会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9-09-21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
纪念我会建会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 坚
各位领导、各位新四军老战士、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我会建会30周年座谈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座谈交流,畅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赞颂全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展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回顾我会建会30年,尤其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8年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把研究会建设得更好,为服务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更多作用。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省社联、省委党史办的领导到会指导,并收到全国各省新四军研究会发来的贺信和贺电。对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给予我会的关心、支持、厚爱和帮助,我代表省新四军研究会、党总支,表示衷心感谢!对研究会老领导、新四军老战士会员,多年来为研究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表达诚挚敬意!对有机会与市、县研究会领导和会员单位领导一起,共话江西新四军研究的既往和未来,表示热烈欢迎!借今天纪念活动,对所有新老会员和社会各界,为我会工作做出的努力,均深表感谢!
7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特别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仅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更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努力奋斗。
我会在改革开放中的1989年2月建会,已有30年的建会历史。30年来,我会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经过历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突出特色,勇于创新,组织发展不断壮大,史研工作硕果累累,宣传工作影响力不断提升,全会建设稳步健康发展,历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研究会办会能力和整体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第五届理事会产生后,我们乘势而上,成效更为明显,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肯定。2014年,我会被江西省社科联评为品牌学会。2015年和2017年,两次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这次纪念建会30周年,我们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其中,有见证研究会30年历史并为之做出贡献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史研工作者,有为研究会做出贡献的研究会老领导,还有在自己岗位上表现不凡、做出成绩的同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研究会工作做出的努力和无私奉献。
30年来,研究会的老会长汤光恢、李钧、刘建华、唐惠民、马博维,为研究会建设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一大批老副会长、名誉会长、顾问和新四军老战士葛华、蒋涛等,为研究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刘勉钰、熊河水等众多史研工作的老专家、学者以及黄知慧、方梅、唐东平一大批新四军前辈的后代,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不愧是弘扬铁军精神的宣传员和传承者。
回顾这些年工作,我简要地谈三点体会。
1、坚持把服务大局放在首位不动摇
我会办会宗旨的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宣传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历史,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铁军精神,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我会的工作任务就是学习、研究、弘扬、服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讲话精神,指导我会的各项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大众,服务国家建设,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
我会建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先后独立或联合举办了十余次全国性的纪念新四军成立大型活动,做到有声势有效果,弘扬了铁军精神,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996年设立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已有23年,宣讲1800多场、听众达79万人次,还与12个单位正式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共建基地。2001年创办《铁军纵横》会刊,2011年开设《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网站。与宣讲团一起,成为我会对外宣传的三个窗口。近年,我们围绕建军9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都单独或联合开展了纪念会、座谈会、专题展览、专题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起到了服务、配合大局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队伍,经受了教育,提高了研究会影响力。
2、坚持把研究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不放松
全方位开展新四军历史研究,是研究会的中心任务。推出更多看得见的研究成果,又是实现服务大局的前提。
多年来,我们以研究工作为重心,在建会初期,就正式出版了《中央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曾山传》、《新四军在江西》等著作。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达到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的繁荣期。这一繁荣期的出现,固然有刘勉钰、熊河水、刘金菊、李秋华等一批研究骨干的支撑。同时,我们把主要力量放在研究上,把主要时间花在研究上,把主要财力用在研究上,形成了同心协力研究攻关的良好局面。
《老兵忆当年——江西新四军老兵口述历史》一书,在南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精选江西90名抗战老兵会员的动人故事编辑而成,不失为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我会从2012年开始,就把这项工作当作中心任务来抓。全会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对档案进行了整理,并与南昌电视台合作,进行了电视拍摄,电视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产生了良好反响。之后,我们按照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要求,进行第二次全省范围新四军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抢救工作。在有关部门支持协助下,我们釆访拍摄了214位抗战老兵,进行了资料整理和报道工作。期间,我们及时召开会长办公会,领导小组先后10次召开联席会。会主要领导兵分三路,到第一线协调工作,解决问题。工作中,不少同志坚守一线釆访,认真细致做好资料收集、审定,付出了辛勤劳动。我会被中国新四军研究会评为史料抢救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受访抗战老兵及其亲属的积极配合,与赣州、九江、鹰潭、景德镇研究会有力支持,也密不可分。
由刘勉钰同志主编的《铁军出山——江西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要宣传题材,是我会在江西的一本权威专著,被省委宣传部誉为江西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研究的集大成者。2016年,刘勉钰同志因此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7年10月,《铁军出山》被中新会评为优秀编纂奖。同样,《铁军出山》的出版发行,也饱含了研究会的集体智慧。在该书编写出版过程中,我们在组织力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积极与南昌市委沟通,争取支持,使这一研究课题列为该市重点红色文化项目,并下拨20万元研究经费。接着,我们设置课题领导机构和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大纲论证会、学术研讨会,为本书编撰提供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出版前,请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我们汇报,请中新会朱文泉会长题写书名,请新四军老战士、江西省军区原副政委陈伊为本书作序。使这本书于2015年8月,顺利出版发行。这次编印的我会建会30周年的纪念画册,历史、客观、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会建会30年的历史和取得的业绩。画册分六大组成部分,收集了400余幅珍贵照片,充分反映了我会创业的艰难历程,作为一个红色文化社团组织,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发展到今天,真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我们不会忘记。
3、坚持稳步提高办会整体水平不懈怠
我会建会时不到200名会员,现在拥有会员800多人。全省各地市中,有九江、赣州、景德镇、鹰潭、上饶等地设立研究会,县市中有贵溪、余江、莲花等县区都设有研究会。在我们研究会的大家庭中,各会之间关系融洽,相互配合充分体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各研究会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创新工作,保证研究会各项工作有效运转,稳步提高办会整体水平。特别是近些年来,在省研究会建立了党总支和两个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各有关部门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关心、厚爱、支持和帮助,每当我们举办重大活动他们都能亲自参加,每当我们工作碰到困难时他们都能及时帮助解决。我们会努力工作并十分珍惜这些信任,以此作为我们前进动力和努力方向。
社会上各级社团组织、民营企业家对弘扬红色文化、关爱抗战老兵都做了不少无私的奉献,这些我们研究会都不会忘记。
同时,我们注重了加强理事会成员的自身建设,做好带头人。重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认真做好新四军老战士会员的服务工作,发挥他们在新四军研究、宣传工作中的应有作用。我们与全省市、县新四军研究会,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坚持省研究会与南昌新四军陈列馆之间的工作协作,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促进了工作的开展,改善了工作条件,有效保证了研究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研究会成立以来,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坚实迈进30年。30年的风雨,让我们饱经了历炼;30年的行程,让我们更加自信。
回顾以往,是为了着眼未来。新世纪新时代,我们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团结和依靠全体会员,牢记初心使命,以学术研究为中心,挖掘研究潜力,激发研究动力,在创新上下功夫;要综合运用宣传手段,在特色上做文章,在提升宣传影响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拓展新视野,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注重横向协作,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团结协作上下功夫,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
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我们新四军研究会越办越好!
各位新四军老战士健康长寿!
大家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2019年9月21日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