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五个围绕 提升活动成效
发布时间:
2020-12-24
突出五个围绕 提升活动成效
官 西 棉
(2020年7月29日)
6月10日,区召开新四军研究会一届五次会员大会后,经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在全体会员中开展服务中心,履行职责的“五个一”活动,已经一个多月了,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务求实效,我们紧扣“五个围绕”努力创造新方法,推出新举措,实现新效果。
一、围绕督促检查,提升落实成效
讲大局、办实事是开展“五个一”活动的主要目的,为此,我们深入各地进行了督查,督查重点是“三看”。一看贯彻会议精神情况。多数乡(镇、场)会员已向本级党政分管领导作了汇报,重点传达了区委副书记黄贵开同志在会上的讲话精神,潢溪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听取了汇报;二看会员态度。政治态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潢溪镇胡雄平、中童镇何燕敏、锦江镇江海兰、黄庄乡许庆等会员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做工作,对分管的事情了如指掌,比如,胡雄平、何燕敏会员对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的住址、家庭、身体状况清清楚楚;三看工作和打算。在这次防洪抢险斗争中大多数会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如锦江、潢溪、中童的会员表现更为突出。对今后在抓好乡镇重点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如何做好新四军研究会工作心中都有个底和打算。
二、围绕调研行动,提升工作精准度
围绕中心,就要了解中心。服务“六稳”“六保”就要知道“六稳”“六保”具体做些什么?需要补哪些短板,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这次深入到8个乡(镇、场)、4个街道社区、11个地摊水果食品销售点,访谈了基层干部群众、摊主、农民工返乡人员共80余人,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和掌握了各方面的情境,有利于针对性的谋划下步工作。
一是基本上摸清了农民工返乡的底数,有利于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帮助。据调查,我区除了锦北、锦南少数山区乡(镇、场)外,其余乡(镇、场)农民工返乡大约10—15%。据返乡人员讲,现在仍窝在外面没有找到工作的大概还有10—15%,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们在中秋节前后还会返乡。这样推算,全年共有农民工返乡大约1—1.5万人。如邓埠镇马岗村委会下朱家村有返乡农民工20余人,春涛滩头吴家村返乡100余人,经与返乡农民工交谈,他们大多数有心理准备,属聚散双重性,回来后,找得到事就做,寻不到工作时反正有屋住,有父母、老婆、孩子,有的还有山、田、自留地还有生计。又如邓埠镇桂锋敏,疫情前在湖南长沙与朋友合伙经营蛋糕店,后因疫情严重倒闭,后又离了婚,还一个5岁小孩,父母又年迈,每月要交房贷2000元,社保费1000多元,加上自己和小孩生活费等共需5000余元,现租住城东小区与朋友合伙做家庭式便当及小吃(酒糟鱼、麻辣鸡尖)等,现天热生意不好做,又改做家政,帮人搞卫生、清洗空调维持生活。
二是通过对11个地摊、水果、食品等销售点的不定期、不定时段的察看调查,有利于拓展就业岗位提供思路。从调查中发现,鞍岭南路最东边金怡段的夜市地摊处人气最旺,散步的、逛超市的、逛吃的,人非常多,地摊生意最好的算卖“山东杂粮煎饼”的安徽人葛冬敏,我们连续三个晚上分不同时段察看,每小时要赚200余元左右(除成本);其次是卖凉皮、粉条、烧烤、儿童玩具等生意较好。
三是为摆摊人员办实事,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利于增加摊主获得感和满意度。6月15日、16日、18日几天,晚上八九点钟,天下大到暴雨,没有篷布,有的摊主用小篷布遮盖食品,大多数则四散避雨,有的全身湿透。对此,6月21日,我们向城管队周、官同志反映,提出了统一制作篷布的建议。月底后,已由各摊主自费260元制作了统一标准的篷布。“现在真好,不怕下雨,又整齐好看。”卖纯净水的摊主黄腾发乐呵呵地说。
同时,我们在地摊市场还发现有些失业人员,如原在中兴超市做生意的舒某某,几天都在金怡超市摆摊点徘徊,意想寻找合适地段摆地摊。
四是根据城乡农民工二次返乡预测和地摊场地的设置,既要方便群众购物,又要便于摊主赚钱。建议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将鞍岭南路自体育馆旁开始,封闭鞍岭南路机动车通行(此路不是主要通道),专设置夜市地摊,有利于为更多无业人员就业提供场地。
五是通过深入田畈察看,发现今年发生的洪涝灾害大部分是不可抗力的,但有的地势较高,不是洪水淹没,却颗粒无收。主要是排灌渠道淤塞造成的。(如不及早清理淤泥、杂草,还会给下半年抗旱保丰收带来不利影响。白塔西渠张公桥至马荃杨柳雷家支渠,白塔新渠六四支渠同样存在这个问题)。7月11日,我们发现潢溪镇桂林村委会田坂上看到徐明生家170多亩和刘新云50多亩早稻全部倒伏泡在水里,加上天晴气温高,就要发芽烂掉。究其原因,除农户管理不善(如施肥,后期晒田不当),主要是灌排水渠道淤塞造成的。又如春涛镇滩头吴家吴丙良座落在洲上的几亩早稻,去年因渠道倒塌而旱死,今年又抛荒连一晚也栽插不了。听后,我们陪镇、村干部到现场察看,帮他们解决了1000元经费,仅用几个劳力一天就清好了渠道的杂草和淤泥,保障了几十亩一晚和四、五亩抛荒的农田及时栽插一晚的问题。
三、围绕尊崇军人,提升社会影响力
调研中,与当地会员一道,紧密结合“八一”建军93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讴歌人民解放军对伟大祖国和人民作出的丰功伟绩,颂扬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保卫祖国,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走访慰问了24名(另有2名由乡镇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我区现有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共26名(其中洪福生未联系上),年纪最大的汪义97岁,最年轻的桂高新85岁,平均年龄91岁。走访中,张广财老人提到抗美援朝战争,他精神焕发,娓娓而谈,仿佛带我们回到了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战场。他说:“那个时候生活条件特别差,和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没法比的,当时,我是担任防守三八线和保障运输线的安全,敌人飞机整天在头顶上盘旋轰炸,天天在枪林弹雨中……”,在场的无不为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气魄和舍生取义的精神所动容。89岁的陆地老人,拉着我们坐着和他交谈了半个多小时,临走时他还是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谈,出了大门还是拉着不放手说:“感谢政府来看我,再说两句……”,场面十分热情而感人。
四、围绕落实行动,提升工作结合力
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全面落实服务“六稳”“六保”任务,必须树牢顾大局和工作“一盘棋”意识。认真做好跨部门协调工作,在处理问题时,凡涉及其他部门范围的事项,比如:举行集中宣传教育和重大活动前,主动向宣传部请示汇报;服务再就业和地摊市场工作,及时与人力资源、城管局联系沟通;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时,主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乡镇民政服务站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形成了合力,达到了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
五、围绕媒体平台,提升传播力
在开展“五个一”活动过程中,以不同的媒体平台,不同的传播形式,展现余江的新发展,提高余江的知名度。如我会常务理事胡康民同志写的《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掀起学习“四史”新热潮》的消息在江西省政府网工作动态、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刊登、播放;我会会员陈建红写的《永远怀念,捎一杯余江故土伴烈士长眠》和《春风化雨、成风化俗》等3篇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我会会员陈其富退休笔耕不缀,写了《永不褪色的橄榄绿》、《老区精神,老区人》等多篇文章通过网络媒体转发,弘扬正能量,展现余江新形象。
上一页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