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铁军精神 根植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
2021-06-18
弘扬铁军精神 根植红色基因
——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乐平召开
6月16日,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乐平市东方国际酒店举行。景德镇市委常委、乐平市委书记俞小平出席会议并致贺辞。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党总支书记、名誉会长马博维,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陈坚,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唐晓欣、王业文,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吴光辉,乐平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周军等出席大会。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会长、安徽省原副省长马长炎之子马元权,北京军区退役大校、中组部原副部长李步新之女李晓帆,南京财经大学原纪委书记、开国少将刘毓标之子刘华明,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鹰潭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红十军创始人之一黄道之女黄知慧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由乐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群芳主持。
会上,马元权介绍了其父亲马长炎参加红十军、新四军的革命斗争故事。
陈坚、吴光辉分别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对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陈坚指出,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的有力举措,是促进乐平市红色文化宣传发展,开拓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是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研究的大事。乐平市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周建平等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就在这里诞生,血战东南,屡建奇功,声威远播。1937年10月,由包括在乐平市众埠镇南界首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内的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纵横华中敌后,以坚忍不拔、顽强果敢的斗争精神,广泛开展敌后游战,并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谱写了一曲曲胜利凯歌,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一支令日寇胆寒的“铁军”。当年新四军在血与火中熔铸而成的“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英勇顽强,铁的作风;集中统一,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发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希望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广泛传承红色文化,加强研究会的管理,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确保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讲好江西故事,讲好景德镇故事,讲好乐平故事,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营造氛围,凝聚力量,作出积极的贡献。
俞小平在贺辞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新四军历史是我们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乐平市正在深入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牢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诚希望新四军研究会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充分汲取弥足珍贵的党史营养,积极挖掘、整理、编写好主要包括乐平县域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历史,同时注重结合与红十军、土地革命和地方武装斗争的研究、特别是将上述精神成果转化为新时代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的原动力,多出研究成果、多办教育活动、多做传承工作,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以史育人,让“铁军精神”在乐平大地薪火相传,让它成为百万乐平人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成为赣东北明珠的“红色打卡地”,成为地方党史学习教育的“样板”,为把乐平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赣东北明珠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北京、上海、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分别向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赠送了一批红色书籍和画册,乐平市社联、市民政局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批复成立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有关文件。
会议选举汪明生为乐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选举何平、徐伟、甘菊生为副会长。选举蒋庆林、刘有根、程雪清、柴有江为常务理事。选举何平为秘书长。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陈坚、马元权、吴光辉等还先后到赣东北特委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乐平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友竹路7号(新四军纪念馆)
网站版权: 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SAF Coolest v1.2 设置面板 NHISS-ZJRH-MXASE-ZAZ
无数据提示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